邻笛声哀不自安,转移宫调几多般。
梦回飞蝶三千里,月照高楼十二栏。
别鹤唳长秋露重,老龙吟苦夜潭寒。
清愁一晌知何限,待启菱花向晓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综合鉴赏能力。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和手法技巧的把握,考核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综合层面。古诗鉴赏的选择题综合性比较强,涉及到思想内容、手法、语言和结构,考核范围广泛,包括抒情方式、思想主旨、构思布局等。作答此类试题,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如“别鹤唳长秋露重”“待启菱花向晓看”等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答案】
邻笛声哀不自安(邻笛:指远处传来的笛声)转移宫调几多般(转移:改变,转移)梦回飞蝶三千里(梦回:梦醒,醒来之后)月照高楼十二栏(楼高:楼上,楼顶;阑:栏杆)别鹤唳长秋露重(别鹤:离开的鹤,指离别的人;唳:鸟鸣的声音。秋露:秋天的露水;重:浓重)老龙吟苦夜潭寒(老龙:指年岁已高的自己;吟:作诗。苦夜潭:深潭里的鱼在痛苦地游着)清愁一晌知何限(清愁:忧愁之愁;晌:晚上;知:知道;限:限度)待启菱花向晓看(菱花:镜子;晓:天刚亮的时候)。赏析:《和人闻笛》,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的前两联写诗人听到邻笛,由哀怨转为惊愕、愤慨、悲伤之情。后两联则写诗人听到邻笛后的感受与联想。全诗以邻笛为线索,借景生情,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愤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