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丘尽醉国人狂,谁似东家礼义乡。
万卷短檠磨岁月,一生寒砚敌冰霜。
饭牛坐待扶桑白,战马初归塞草黄。
奏牍三千君未晚,殿帏正要上书囊。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要求考生对诗歌中每一联的大意进行解释。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结合注释作答,注意要忠于原诗,同时不能遗漏要点,不要出现答非所问、以偏概全的现象,做到言必有据。

“糟丘尽醉国人狂”,“糟丘”指酒坛子,“尽醉”即喝得酩酊大醉,“人狂”指人们饮酒狂欢,“谁似东家礼义乡”,意思是说:谁比得上那个有礼义的家乡呢?诗人在这里运用反衬手法,将“东家礼义乡”作为参照物来衬托出作者家乡人民的豪饮狂放,表达了他对于家乡风俗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万卷短檠磨岁月,一生寒砚敌冰霜。”“短檠”“寒砚”都是用来指代读书工具。“磨岁月”即消磨时光,“敌冰霜”意即与寒气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万卷书卷在灯前日夜攻读,消磨掉了岁月;一杆寒砚在砚池中磨砺,与寒气抗争,也消磨了年华。这两句诗写出了作者勤学苦读的刻苦精神。

“饭牛坐待扶桑白,战马初归塞草黄。” “饭牛”即喂牛,古代把太阳叫“扶桑”,此处借指太阳。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喂牛等待太阳出来,战马刚刚回到边塞草地。这两句诗写出了作者对国家战事的关切。

“奏牍三千君未晚,殿帏正要上书囊。”“奏牍”是奏章文书,“三千”是虚指,表示很多的意思。“君未晚”是说写奏章还来得及。“殿帏正要上书囊”中的“殿帏”指皇帝的御帐或宫殿,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上书囊”是指装书写用的竹简或布帛的书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现在开始写奏章还为时不晚,皇帝的御帐里正等待着臣下进献意见。

【答案】

(1)糟丘:指酒坛子。尽醉:喝醉。狂:豪放不羁,放荡。东家礼义乡:比喻有礼义的家乡。

(2)万卷:形容读书多。短檠:指读书用的小桌或小几。磨:消磨,引申为使用。岁月:年月,时间。寒砚:指磨墨用的石砚。敌:与……相较量。

(3)饭牛:喂牛。扶桑:神话传说中日神所乘之车,故称太阳。初归:刚刚返回。塞草:边塞上的野草。

(4)奏牍:指奏章文书。三千:虚指,许多的意思。君:皇上,君主。未晚:没有太晚的意思。

(5)殿帏:皇帝的御帐或宫殿。正要:正等着。上书囊:指装书写用的竹简或布帛的书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