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挑书束破裘,宦情薄处不宜秋。
二年拄笏山虽好,十舍浣花江合流。
此处移文寻旧社,尚因奇字忆方舟。
西川傥有东来雁,莫道曾无截镫留。
送处道
上马挑书束破裘,宦情薄处不宜秋。
二年拄笏山虽好,十舍浣花江合流。
此处移文寻旧社,尚因奇字忆方舟。
西川傥有东来雁,莫道曾无截镫留。
注释:
- 上马挑书束破裘:上马时,挑选了破旧的皮衣。
- 宦情薄处不宜秋:在官场中,情感淡薄的地方不适合秋天。
- 二年拄笏山虽好:两年后,虽然可以拄着官帽(笏)行走在山间,但景色依旧美好。
- 十舍浣花江合流:经过十个村庄,最终与浣花江汇合。
- 此处移文寻旧社:这里将书信移文(写信),寻找过去的同僚或好友。
- 尚因奇字忆方舟:仍然因那些奇特的文字而回忆起过去的船。
- 西川傥有东来雁:如果西川有来自东方的飞鸟(雁)。
- 莫道曾无截镫留:不要说我曾经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如马蹄铁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感慨和留恋。诗中的“上马挑书束破裘”描绘了离别前的紧张和不舍;“宦情薄处不宜秋”则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恶;“二年拄笏山虽好”和“十舍浣花江合流”则展现了离别后的美景和感慨;“此处移文寻旧社”和“尚因奇字忆方舟”体现了作者对过往的回忆和怀念;最后一句“西川傥有东来雁”则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