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物那知身是客,黄花空自委篱东。
泪痕已逐西风尽,只有悲秋写未穷。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掌握,以及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诗中的关键字词理解诗意并结合题目要求作答。
“即物那知身是客”一句的意思是:面对眼前景物,却不知道我自己就像过客一样。“即物”句意为眼前的景物。“身是客”一句,作者感叹自己的身世飘零、客居他乡,与“过客”有相似之处。“黄花空自委篱东”,这是诗人的自况之辞,也是诗人自伤之情。黄花是菊,这里借指菊花。“委篱”句意是说菊花在东篱下凋谢了。“委篱”一词,用得十分形象传神,写出了菊花的衰败。这句诗既点明了题旨,又表现了诗人孤寂凄苦的心境。“泪痕已逐西风尽”,是说自己流下的眼泪被西风吹干了。“泪痕已随秋风而去”一句中“泪痕”、“随风”两个词语运用生动贴切,将诗人内心的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只有悲秋写未穷”,意思是只有写秋天的悲凉才能把内心无尽的悲伤表达出来。“悲秋”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
【答案】
即物那知身是客,黄花空自委篱东。
泪痕已逐西风尽,只有悲秋写未穷。
译文:
面对眼前景物,却不知道我自己就像过客一样。
菊花在东篱下凋谢了,我伤心的泪水也随着秋风而去了。
只有写下秋天的悲凉,才能把内心无尽的悲伤表达出来。
赏析:
首联“即物那知身是客,黄花空自委篱东”,诗人以花比己,以黄花自喻,表达了自己孤寂凄清的情怀。这两句诗不仅点明题旨,而且表现了诗人孤寂凄苦的心境;同时,还暗含着对友人离别的感伤。颔联“泪痕已逐西风尽,只有悲秋写未穷”。这句诗既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整个人生境遇的抒发。“泪痕”二字直抒胸臆,将诗人内心的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尾联“只有悲秋写未穷”则是对前面诗句的深化和升华,通过写秋来表现自己的愁思无穷。全诗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寄寓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眷恋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