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人谁复念婆娑,窟室崖阴未易磨。
四十围间看溜雨,三千年后数恒河。
不堪与世供狙杙,尚许遗民占鸟窠。
从此便名夫子树,匡人斤斧奈予何。
诗中“思人”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深切怀念;“窟室崖阴未易磨”描绘了古柏树所处环境的艰苦,也反映了诗人对古柏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下面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思人谁复念婆娑:思念的人啊,又有谁会去想念那些摇曳生姿的姿态?这里的“婆娑”形容树木随风摆动的样子,暗示着一种优美而稍纵即逝的美。诗人通过反问,传达出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法改变的无奈。
- 窟室崖阴未易磨:那石窟般的洞穴和悬崖边的阴暗地方不易被磨损。这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古柏历经风雨却依然坚韧不拔的特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之美的赞叹。
- 四十围间看溜雨:在四十围的范围内,我看着雨水顺着树木流淌。这里的“四十围”可能指的是一棵巨大的树,树干围长大约四十步,足以让诗人有近距离感受其伟岸之感。
- 三千年后数恒河:三千年后,我试图计算它能够流入恒河的次数。这句诗中的“恒河”是印度的一个著名河流,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古柏巨大生命力的一种敬畏。
- 不堪与世供狙杙:我无法容忍世人用这些作为猎取的对象。这里的“狙杙”指的是古代用来射杀动物的木桩或竹签,诗人通过使用这个词汇,表明了他对这些古树保护的强烈立场。
- 尚许遗民占鸟窠:也许可以给遗民们占据一些鸟巢。这里的“鸟窠”指的是鸟类筑巢的地方,诗人在这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对古树庇护生灵的愿望。
- 从此便名夫子树:从此以后,我将它们命名为夫子树。这里的“夫子”通常用于指代老师或者学者,诗人通过这样的命名,表达了对古树的敬仰和对知识的尊重。
- 匡人斤斧奈予何:匡人,即孔子门徒颜回,这里指孔子的门徒颜回;予,我;何,怎么。这句话的意思是匡人(孔子的门徒颜回)的手锯斧头又怎么能让我屈服呢?整首诗表达了李石对古柏树的热爱与尊崇,以及他想要保护这份自然的坚定决心。
《古柏二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意蕴的作品。通过对古柏的赞美和对其命运的关注,诗人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同时也传递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