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分脉发岩陬,六月虚堂客意秋。
无限寒云喷不去,有多鸣玉碎无休。
清涵锦石斑斑丽,秀吐金莲熠熠幽。
美润散分周下泽,馀波还入楚江流。

【注释】

荆门军:地名,今湖北宜都县东南。蒙泉:在蒙冲矶上,即今长江西陵峡口处。

分脉发岩陬:山势从荆门军城(蒙泉)发脉,延伸至江陵西南的石城。分脉:分支。发岩陬:从岩壁上发出来。岩陬:山岩。

六月虚堂客意秋:六月时节客人来时,空寂的厅堂里只有秋意。

喷不去:云气喷涌不息。

鸣玉:玉石相击声。碎无休:没有停止。

清涵锦石:清澈的水潭映照着五彩缤纷的石头。锦石:色彩斑斓的石头。斑斑:形容石头五光十色。

秀吐金莲:美丽的花朵吐露着金色的花蕊。秀:美丽。金莲:金色的花蕾。熠熠:光彩闪烁的样子。幽:深邃。

美润散分周下泽:美丽的水泽滋润了大地,使得周遍的草木生长繁茂。

余波还入楚江流:余波继续流向长江。

【赏析】

此诗作于元代至正五年,作者当时任荆门路同知兼管兵备副使,此诗是他在蒙泉游览时的即兴之作。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以“寒云”、“鸣玉”等意象为线索,将景物写得生动而富有神韵。

首句“远山分脉发岩陬”,描绘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山势从荆门军城(蒙泉)发脉,延伸至江陵西南的石城,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次句“六月虚堂客意秋”,则是诗人在欣赏美景之余,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六月时节正值夏日炎热之时,而客人的到来则带来了一丝清凉,让诗人想起了秋天的美好时光,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珍惜之情。

接下来两句“无限寒云喷不去,有多鸣玉碎无休”,诗人以“寒云”和“鸣玉”等意象来形容景色之美。寒云仿佛永不停息地喷涌着,而多如繁星的宝石般的月亮则不断地闪烁着,给人以无尽的遐思。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山水间的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第三句“清涵锦石斑斑丽”进一步赞美了蒙泉的美丽景色。清澈的水面映照着五彩缤纷的石头,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绚丽多彩。这不仅是对蒙泉景色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大自然神奇魅力的一种赞叹。

第四句“秀吐金莲熠熠幽”,则通过“秀吐金莲”这一意象,将蒙泉水中的荷花描绘得如同金色的花蕾般灿烂夺目。同时,“熠熠幽”则形容荷花散发出的光芒虽然微弱却依然存在,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蒙泉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赞美之情。

最后一联“美润散分周下泽,馀波还入楚江流”则总结了全文的主题。诗人将蒙泉水的美丽景色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联系起来,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和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蒙泉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深情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