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旌明灭转委蛇,行遍秋山意若何。
暗谷路穷平野阔,回峦石断乱泉多。
崤陵东尽开周邑,熊耳中分放洛河。
欲举因缘寻只履,夜深随雨到岩阿。

分按洛西诸邑登山出永宁西望晚宿韶山寺

双旌明灭转委蛇,行遍秋山意若何。

暗谷路穷平野阔,回峦石断乱泉多。

崤陵东尽开周邑,熊耳中分放洛河。

欲举因缘寻只履,夜深随雨到岩阿。

注释:

  1. 分:分别;按:沿着。洛西,指洛阳以西地区。
  2. 明灭:明亮和暗淡。
  3. 委蛇:曲折蜿蜒的样子。
  4. 秋山:指秋天的山。
  5. 暗谷:指昏暗的山谷。
  6. 回峦:环绕的山峰。
  7. 崤陵:崤山之陵,指洛阳以东地区的崤山。
  8. 周邑:指洛阳以东地区的周地。
  9. 熊耳:指洛阳以西地区的熊耳山。
  10. 中分:指熊耳山将洛河分为两部分。
  11. 因缘:指缘分或机缘。
  12. 只履:指一只鞋子。古代传说,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曾到过洛水南岸,见一老翁在河边拾鞋,于是上前询问。老翁告诉他:“只留一只鞋给我。”
    赏析:
    这首《登韶山寺》诗作于诗人晚年,是一首纪游诗。全诗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既描绘了韶山的自然风光,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首联描写诗人沿着洛阳以西的山路行走,沿途看到了明亮的山道和昏暗的山谷,感受到了秋山的美丽和神秘。颔联则转入写景,描绘了峡谷、平原和乱石的景象。颈联进一步展开,描述了崤山东面和熊耳山的地理位置及其与洛河的关系。尾联则是诗人内心的抒发,他想要寻找一个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最终未能如愿,只能在夜晚随着雨水到达山的深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