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惊呼府有符,河堧荒邑应军须。
冰生垂血辞乡泪,风涨飞尘出塞车。
千里馈粮人未返,百丁团甲户无馀。
天边旁午流星使,更见河桥急羽书。
【注释】
过临晋县适调发:经过临晋县,正逢军队出发。临晋:县名,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南。调发:征调兵马。
半夜惊呼府有符:半夜里有人惊慌地喊叫,说府中出现了神符。府:指州郡长官或地方官署。
河堧荒邑应军须:河水冲毁了荒废的县城,这是为了军事征调的需要。堧:毁坏。荒邑:荒废的县城。
冰生垂血辞乡泪:冰雪融化时,人们流下离别家乡的泪水。垂血:眼泪流下来就像流血一样。
风涨飞尘出塞车:风起时扬起了尘土,出征的部队乘着战车奔驰在边塞道路上。
千里馈粮人未返,百丁团甲户无馀:运送粮食的人没有回来,一百个壮丁都集中起来当兵,家家户户没有余剩。馈粮、团甲:运送粮食和聚集兵力。
天边旁午流星使,更见河桥急羽书:天上银河旁午横亘,传来急报;又看见从河桥送来的紧急文书。旁午:银河两旁的星斗错杂排列。急羽书:急报。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正月,当时安禄山叛军攻陷潼关后,长安形势危急。诗人因避乱入蜀途经临晋,目睹当地人民为抗击叛军而进行的艰苦斗争,写下这首诗。首联写临晋百姓对征役的惊恐和不满,二联写战事的激烈和百姓的痛苦,三联写百姓的艰难生活,四联写战事的紧张,五联以流星、急报等象征战争的紧迫,最后两句以豪迈气概抒写诗人的决心和斗志。全诗结构紧凑,层层深入,感情起伏跌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