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近斜临南郭路,地宽分得奉诚园。
垂竿引水穿回径,种竹成阴补坏垣。
晓露不收荷已败,新霜将落柿初繁。
天晴野旷秋风厉,借榻虚堂负午暄。
李氏园
城近斜临南郭路,地宽分得奉诚园。
垂竿引水穿回径,种竹成阴补坏垣。
晓露不收荷已败,新霜将落柿初繁。
天晴野旷秋风厉,借榻虚堂负午暄。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与分析:
- “城近斜临南郭路”:描述了园林靠近城墙的位置,且位于南郭路的一侧。这可能意味着李氏园地理位置优越,靠近城市中心但又相对安静。
- “地宽分得奉诚园”:表明这个奉诚园的面积广阔,足以让人感到宽敞舒适。这里的“奉诚”可能是对园主的一种尊称,表示主人对这片土地和园林的珍视。
- “垂竿引水穿回径”:描绘了园中的景象,有人用垂钓的方式引导流水穿过园内的小径。这种设计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增加了一种宁静和悠闲的氛围。
- “种竹成阴补坏垣”:说明这里种植了大量的竹子,形成了茂密的竹林,为原本破旧的围墙提供了很好的遮荫。这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可能具有实用价值。
- “晓露不收荷已败”:描述了荷花在清晨露水的滋润下依然盛开,但到了晚上露水消失后,花朵已经凋谢。这句诗展现了自然现象与时间流逝的美妙结合。
- “新霜将落柿初繁”:描绘了柿子在秋天的新霜降临后逐渐成熟的景象。这里的“初繁”可能指的是柿子数量的增加,预示着丰收。
- “天晴野旷秋风厉”:描述了一个晴朗天气下,开阔田野上秋风劲吹的情景。这里的“野旷”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壮阔,而“秋风厉”则传达了秋风的强劲和有力感。
- “借榻虚堂负午暄”:表达了在宽敞的庭院里,午后阳光明媚,可以暂时休息的想法。这里的“负午暄”可能指的是利用中午的阳光来享受闲暇时光。
-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远离喧嚣、充满自然之美的园林景观。从诗人的角度来看,他似乎通过描写这个园子,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平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诗歌中的自然元素如风、雨、露、霜、阳光等,都赋予了这些景物以生动的形象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这些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