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北首始知春,问路停骖仆候门。
垂柳万颦梅一笑,苍松四出石双蹲。
高人旧隐家风远,祥兆开先国邑尊。
昔岁往来曾驻跸,从臣遗刻在云根。

【注释】

1.伊川:地名。

2.北首:指洛阳。洛阳为天下之中,春始至此。

3.骖(cān):古代称马夫。

4.仆候门:指车夫在门外等候。

5.垂柳万颦梅一笑:垂柳如万幅画眉,而梅花似娇羞微笑。

6.苍松四出石双蹲:苍松从四面八方伸展,岩石上仿佛有两只蹲虎。

7.高人旧隐家风远:指隐居的人高士,他们的风范已远去。

8.祥兆开先国邑尊:吉祥的征兆已经出现,预示国家繁荣昌盛,尊贵之民。

9.昔岁往来曾驻跸:从前来过这里,皇帝也在这里停留过。

10.云根:指树木的根部。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怀远诗。诗人在洛阳游览名园时,触景生情。“伊川”是当时著名的园林,“北首”指洛阳城北,因为洛阳为天下之中,春始至此。全诗以园景写洛阳,写春游,寓怀古之情。

首联两句写园景。伊川是洛阳的胜地,春天到了,才知洛阳已到。诗人停车询问路向,车夫在门外等候。“垂柳万颦”,是说垂柳像万幅画眉,正蹙眉含怨;而梅花则如娇羞微笑,似乎对行人有所期待、有所思虑。这两句写景,既点明时间(春天),又烘托了诗人的心情。

颔联写园中的山石林木。“苍松四出石双蹲”,意思是说苍松从四面八方伸展,岩石上仿佛有两只蹲虎。这两句写景,既表现了园景之美,也寄寓着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意。

颈联两句写园中的高人隐士。他们早已离去,留下的只是他们的家风,即高尚的节操和淡泊的情怀。同时,这也表明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的厌倦。

尾联两句写园内的建筑。诗人曾经在此驻跸,现在只能从云根上遥想当年的情景。这两句写景,既表现了园内景色的优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洛阳名园的春景,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全诗意境开阔,用笔简练,形象鲜明,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