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宝娟是清代著名的女诗人,字珊如。
清代女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她的诗词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与历史背景。对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女性诗歌,缪宝娟的作品提供了宝贵的视角与丰富的材料。
缪宝娟是清代著名的女诗人,字珊如。
清代女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她的诗词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与历史背景。对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女性诗歌,缪宝娟的作品提供了宝贵的视角与丰富的材料。
荷镫曲 - 注释: - 藐姑仙人:指杨贵妃。 - 袜尘不动罗绮香:形容杨贵妃的美貌和气质。 - 三十六宫:泛指皇宫。 - 娇无力:形容杨贵妃洗浴后娇弱的样子。 - 玉阶人静露珠湿:形容夜晚寂静,露水湿透了台阶。 - 急敕召湘妃:紧急的命令召唤湘妃。 - 银镫:银色的马灯。 - 箔底细簪金错落:箔上的小装饰物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 帘边亲启玉葳蕤:窗帘边的玉石装饰物。 - 珠围翠绕
紫云一片土花结,寒光隐隐凝霜雪。 流落人闲三千年,不随碑碣同磨灭。 古来宫阙盛炎刘,未央宫与阿房侔。 阿房一炬成焦土,汉家片瓦犹千秋。 片瓦功能夺真宰,蛟龙泣罢啼痕在。 质坚不为岁月磨,色古岂历风霜改。 昌溪吴氏宝用之,沧桑变幻不可知。 洪子嗜古有奇癖,得从古市光陆离。 盛以宝盒盘蛟螭,奇气掩映珊瑚枝。 岱翁铭字工刻镂,酂侯古篆形模旧。 精金可铄石可灰,此物永并鼎钟寿。 注释: 1.
诗句释义和赏析 秋夜偶成 注释: - 满天霜气扑帘旌:描述的是秋天夜晚,满地的霜气如同被风吹拂一般落在了窗帘上。 - 秋逼人来夜更清:秋天的寒意逼迫人感到夜晚比平时更加清新宁静。 译文与对应诗句 ```plaintext 秋夜,满地的霜气仿佛是风扑在了帘上,让人感觉到了秋天的寒冷和夜的宁静。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注释: 雨后的香气从哪里而来?飞花成阵随风摇曳着苍苔。 莺儿并坐在树枝上呼唤,为什么东风竟然不回头。 赏析: 这首诗写春景,以“送春”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全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不舍和惋惜。 首句“雨后残香何处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在雨后弥漫开来的景象。雨水洗去了尘埃,使得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这里的“雨后”指的是春季的雨水,而“残香”则是指花朵凋谢后留下的香气
【注释】 ①园林:指花园。芳菲:指花草的芬芳。②红渐萧疏:红色的花逐渐稀疏了。③绿渐肥:绿色的叶子逐渐变肥了。④蝴蝶:指蝴蝶在花上采蜜。⑤殷勤:形容蝴蝶飞舞时,好像对落花表示关心或爱护。⑥傍:靠近,接近。 【赏析】 《送春》是一首七言绝句,写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当时作者任江都尉知扬州。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将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惜别之情。 首句“园林无力护芳菲”
荷镫曲 我亦青莲梦里人,苦心薏菂不分明。樽前欲借神光引,一把三生证夙因。 注释:我也是一个在梦中成为青莲仙子的人,心中充满了对薏菂的思念,但无法将其与现实区分开来。在酒席上想借助神的光芒来指引自己的命运,一把三生三世来证明前世的原因。 赏析:这是一首充满幻想和浪漫色彩的诗歌。诗人以青莲仙子的身份,表达了对薏菂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命运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银屏晚眺 瞥见城南列画屏,登临遥望醉眸醒。 四围远树低平野,一角斜阳上小亭。 古寺钟鸣僧罢饭,幽林风定鸟梳翎。 归途回首沧茫里,十二峰头不断青。 注释: 1. 瞥见城南列画屏:突然看到城南的画屏。 2. 登临遥望醉眸醒:登上高处远望,酒醉后的眼睛突然清醒。 3. 四围远树低平野:四周远处的树木很低矮,平缓的田野环绕周围。 4. 一角斜阳上小亭:夕阳从一个小亭子上方斜射下来。 5.
这首诗的原文是: 伊水之畔小园新,森森竹影夏生寒。 新插花枝界画栏,碧绿掩映似仙山。 行到绿阴深处静,双鬟女子闲弄竿。 垂钓悠然自得意,清泉石上流潺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夏日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伊水的美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全诗以“伊水之畔小园新”开篇,点明了地点和时间,为后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接着,诗人用“森森竹影夏生寒”来描绘夏季的竹林,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紧接着
【注释】 茅屋:简陋的房屋。野人家:乡村人家。落落疏篱:稀疏的竹篱。一径斜:一条小路。山雨欲来:山间即将下雨的预兆。林鸟寂:树林里鸟儿安静下来。蜻蜓:昆虫,体形小而色彩美丽,善于飞行。水荭花:一种植物,其花有红、粉、白等各种颜色,花瓣柔嫩。 【赏析】 《田家》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农村风景画。前两联描绘了农家的环境和生活,后两联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注释: 浅映眉如敛,浓拖眼欲迷。 眉毛淡淡的映衬着,眼睛浓密的拖曳着,好像要迷住行人的视线。 柳树嫩芽初长,枝条柔软,颜色淡绿,随风摇曳,犹如少女娇媚的眉眼,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行人休便折,留覆短长堤。 行人不要随意折取柳枝,让它覆盖在那不长也不短的堤岸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柳树的新叶,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浅映眉如敛",形象地描绘了柳树新叶的颜色,给人一种淡雅
阎尔梅是明末的著名诗人,字用卿,号古古,因其生而耳长大,白过于面而得名。 阎尔梅出生于1603年10月16日,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朝晚期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他十六岁时考中秀才,并在明崇祯三年(1630年)考中举人,以诗赋知名。阎尔梅不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个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人物。他在明末时期与许多文人雅士交往,包括陈子龙、夏允彝等名士
鲍倚云是清代诗人。 字薇省,号退余,是歙县人。他是一位优贡生,工诗,少以《红豆诗》见赏于同邑吴瞻泰。除了诗歌创作外,鲍倚云还兼工书画,并有《兰信篇》《兰语篇》,汇集成《艺兰杂记》,成为最早提出兰花瓣形理论的兰谱。他的生平颇为传奇。他在40岁不赴举,以经学授于乡,金榜出其门下。著有《寿藤斋诗集》40卷及《退余丛话》
明末清初浙江慈溪人,字楚白,号雪窦山人,原名时珩,又名璧,别名苏。 明末诸生。 明亡,于浙东抗清,失败后隐居苕溪,与钱缵曾及祁理孙、祁班孙兄弟等交往,尽读祁氏淡生堂藏书。 又与郑成功通消息,劝之入江攻南京。 郑军败退后,清政府获悉谋划所出,遂遭捕杀。 有《息贤堂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