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闻君到漳浦,庭树鹊鸣帘燕舞。
今年闻君入战场,眉间黄气如蒸雾。
风霜往回太行道,空解寄声托飞鸟。
南城百里不着鞭,轻逐归云高缥缈。
知君苦吟尚如旧,他日相逢更惊瘦。
明年射策对明光,曾听人歌扊扅否。
【注释】
- 依韵戏答:按照同韵律来作诗。胡沙汲:指作者的朋友或友人,姓胡名沙汲。
- 漳浦:地名,在福建省,是古代的边关,也是古战场之一。
- 庭树鹊鸣:庭中树上鹊鸟叫,形容庭院寂静。帘燕舞:指帘上燕儿飞舞。
- 黄气如蒸雾:眉间发黄,面色像蒸气一样模糊不清,比喻战场上的硝烟和血气。
- 风霜:指战争的艰苦。太行道:山名,位于河北境内,为古代北方的交通要道。
- 寄声托飞鸟:用飞鸟来传递信息。
- 南城百里不着鞭:南城县有百里之遥,没有马可以骑了。着,动词,穿、戴的意思。
- 轻随:轻快地随着。归云:归来的云彩,比喻朋友。缥缈:飘渺不定的样子。
- 知君苦吟:你苦吟作诗很辛苦。苦吟,苦思苦想,刻苦写作。
- 扊扅:音义相同字,指击打乐器的声音。这里借指击打乐器的声音,表示悲伤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关怀和思念之情。
首句“去年闻君到漳浦”,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去年听说朋友已经来到了漳浦这个地方,那里的风景美丽,空气清新,鸟儿欢快地歌唱,燕子翩翩起舞,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次句“庭树鹊鸣帘燕舞”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这一画面。庭院里的树木郁郁葱葱,鹊鸟在树上欢快地叫着,帘上的燕子翩翩起舞,仿佛在欢迎朋友的到来。
第三句“今年闻君入战场”,则突然转折,描述了诗人听到的消息:朋友已经参加了战争,进入了战场。这是一个充满悲情的场景,诗人对此感到无比的悲痛和惋惜。
第四句“眉间黄气如蒸雾”,进一步描绘了战场上的景象:战场上硝烟弥漫,空气中充满了火药的气息,使人感到窒息。这种场景让诗人感到十分害怕。
然后诗人又描绘了战场的另一幅画面:“风霜往回太行道,空解寄声托飞鸟。”这里描述了战场的艰难困苦,风吹日晒,寒风刺骨,战士们只能忍受着这样的痛苦生活。但是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坚守阵地,等待胜利的到来。最后两句“南城百里不着鞭,轻逐归云高缥缈。”则是对朋友的安慰和鼓励。虽然战场如此艰苦,但是朋友依然能够坚持下来。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坚持下去,不要放弃希望。
整首诗以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友谊为主题,通过对战场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格。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