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欲住更催行,官要刻日到新城。军有严期各努力,秋田无种何须耕。
【注释】
秦:指陕西。熙:地名,在今陕西省中部偏西。汧、陇:均在今陕西省南部。不啻:不止,不止于。
时闻下里之歌:听到乡间的民歌。时,有时。下里,《诗经·风》中的一篇,为民间歌曲。
远近相继和:远近的歌声都相继唱出。相继和,指相互应和。
高下掩抑:歌声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掩抑,形容声音高低起伏。
所谓其声呜呜也:所说的声音是低而微的。呜咽声,形容声音低沉、微弱。
皆含思宛转而有馀意:歌词中都有深沉的思念和委婉的情感。宛转,婉转,曲折的样子,这里指含蓄委婉。馀意,还有馀味的意思。
其辞甚陋,因其调写道路所闻见犹昔人竹枝纥罗之曲以补秦之乐府云:这里的词很粗糙,用它的曲调来描写道路中所听到的所见过的景象就像过去的“竹枝纥罗”之类的民歌一样,用来补充秦国的乐府。竹枝,一种民间歌曲的名称,多表现男女情爱生活;纥罗,即纥萝歌,一种民间歌舞曲调,这里泛指民间歌曲。
牛车欲住更催行,官要刻日到新城:牛车本想停下来休息,却被官员催促上路,必须尽快赶到新城去。牛车,古代运输用的牛拉的车,又称辇或轺。
军有严期各努力,秋田无种何须耕:军队中有许多紧急的命令要执行,大家要努力工作,秋天没有种子何必去耕种?秋田,秋季播种的稻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对农民残酷剥削与压迫的现实情况。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首联写官吏催逼行人,催逼行人赶路的情景,刻画出官府对百姓的苛求和压榨,以及人民的悲惨处境。颔联写农民们辛勤劳作,但仍然无法摆脱贫困的命运,抒发出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愤懑,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切感慨。颈联写农民们在农忙季节仍不得不放弃耕作而去参军打仗,进一步揭示出统治阶级对农民的盘剥和压迫。尾联写农民们被征召去当兵打仗后,又失去生计来源和土地,只能过着贫苦艰难的生活。全诗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黑暗面。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民谣的形式,使诗歌更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