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衫窄袖上马轻,空手常喜烟尘行。论功何须问弓剑,自有主将知姓名。
注释:
- 予往来秦熙、汧陇间不啻十数年。
注释:我往来于秦熙、汧陇之间,时间已经不止十年了。
- 时闻下里之歌远近相继和,高下掩抑。
注释:时常听到乡村的歌声,远近相随,高低起伏,相互掩盖。
- 所谓其声呜呜也,皆含思宛转而有馀意。
注释:所说的声音呜呜咽咽的,都充满了思念,委婉曲折,有余意。
- 其辞甚陋。
注释:它的语言很简陋。
- 因其调写道路所闻见犹昔人竹枝纥罗之曲以补秦之乐府云。
注释:因此用它来编写道路所听到所见的事物,就像古人所写的竹枝、纥罗等曲子一样,以补充秦国的《乐府》作品。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历秦熙、汧陇之间时创作的。诗中描写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人们对战争的思考和感慨。
第一句:“予往来秦熙汧陇间不啻十数年”,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往返于秦熙、汧陇之间,时间已经不止十年了。这里的“不啻”表示不止,说明诗人在这期间频繁来往。
第二句:“时闻下里之歌远近相继和,高下掩抑”,描绘了诗人沿途听到的各种歌曲,它们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一种层次感。这两句诗展现了旅途中的生活氛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所谓其声呜呜也,皆含思宛转而有馀意”,进一步强调了诗歌的主题——对战争的思考和感慨。这里使用了比喻手法,将诗歌的声音比作呜呜咽咽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皆含思宛转而有馀意”也暗示了诗歌的内涵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最后一句:“其辞甚陋,因其调写道路所闻见犹昔人竹枝纥罗之曲以补秦之乐府云”,则是对整首诗歌的评价。诗人认为这首诗的语言虽然简陋,但它的表达方式却非常独特,能够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同时,诗人也借用了竹枝、纥罗等曲子的形式,为秦国的《乐府》增添了新的元素。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人们的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人也尝试用独特的表达方式来传达自己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