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复一日,新年即旧年。
本来无欠少,强自起攀缘。
妙悟通三境,清风寄七弦。
升腾如未果,且作地行仙。
这首诗的标题是《题历阳天庆观自然庵》,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释义:
- 一日复一日,新年即旧年。(注释:一天又一天过去了,新的一年就是旧年。)
- 本来无欠少,强自起攀缘。(注释:原本没有欠什么,却硬要攀爬向上。)
- 妙悟通三境,清风寄七弦。(注释:深刻理解了三重境界,以清风寄托七弦琴。)
- 升腾如未果,且作地行仙。(注释:上升的愿望如同未能实现,暂且做个地面行走的神仙。)
赏析:
这首题为《题历阳天庆观自然庵》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和哲学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和存在的意义。
首句“一日复一日,新年即旧年。”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每一天的重复,意味着每一个新年的到来都是对过去的回顾和总结。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流转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次句“本来无欠少,强自起攀缘。”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欲望的心态。诗人认为,人应该超越物质的追求和虚荣心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层面追求的重视。
第三句“妙悟通三境,清风寄七弦。”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通过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诗人达到了对世界三重境界的认识——看透生死、看破名利、放下执念。同时,以清风寄托七弦琴,象征着诗人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末句“升腾如未果,且作地行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状态的追求和现实无奈的态度。虽然有上升的愿望,但现实的局限让这种愿望难以达成。因此,诗人选择了暂时隐居生活,享受平凡而真实的生活。这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和对理想的坚持。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诗作。它通过对时间和生活的观察,揭示了生命的真谛和存在的困惑。同时,它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自由与束缚之间矛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