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所愿识荆州,别乘还容接胜流。
异日崩腾惊海面,新诗清绝似槎头。
常嗟盛事千年隔,谁谓馀光一旦收。
便觉诗源得三昧,目中无复有全牛。

【注释】

次韵东坡所和滕希靖雪浪石诗古律各一其二:次,第二。东坡,苏轼。滕希靖:滕宗谅,字希靖。雪浪石:在苏州虎丘山。

【译文】

平生最大的愿望是结识荆州人,这次乘坐的车子回来,可以接上志同道合的人一同游赏胜景。

异日腾跃时惊骇海面,新诗清新绝伦像槎头。

经常感叹盛事千年相隔,谁想到余辉一朝收回?

只觉得诗歌之源得三昧,眼中再不会有牛的形象。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与滕宗谅同为苏州人,同游虎丘,相约来年再会。此次分别后,彼此寄语,互勉努力,希望来年相见时有一番作为,以不负当年之盟好。此诗即是诗人对朋友的赠言。

首联两句是说:我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结交荆州的朋友。这次你乘船归来,正好可以接上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到虎丘去游览。“别乘还容接胜流”,是说自己虽然不能亲自前来,但盼友人归来时能带上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来虎丘游玩。“荆州”即今湖北江陵,这里泛指荆州地区。杜甫《梦李白》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李杜二人虽天各一方,却仍时时想念对方,互相慰勉。此处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自是友情深厚之表现。

颔联两句是说:将来有一天你飞黄腾达,驾鹤西去时,定会在海面上掀起惊涛骇浪,而你的新作则如清溪般清澈绝伦,直通天际。这两句中“崩腾”、“惊”、“槎头”、“清绝”、“似”等词语都极为生动传神,极富动感地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殷切祝愿之情。尾联两句是说:我经常感叹我们之间的友谊已相隔千年,谁料到如今你的余光又突然收敛了!“常叹”,是“总叹息”。“余光”,这里指余晖、余光。杜甫《登高》中有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此处用此意,是说时光荏苒,转眼间又是一年,友人的光辉已经逐渐黯淡下去。“谁知”是“怎料”之意。“收”字在这里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说“收回”“收敛”,表示友人昔日的余光已不再存在。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是苏轼应苏州刺史滕宗谅之请所作的七律。诗中既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和感慨。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