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诗人自一家,剪裁风月间莺花。
凭陵堕绪篇篇胜,点缀馀妍字字斜。
远水连天来怨笛,烂霞烘日带栖鸦。
法书警句真如此,流落桑榆重叹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押平声韵。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1句:唐末诗人自一家

  • 释义:这是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唐末诗歌的一种评价,认为当时的诗人都是出自同一个流派或家族。
  • 赏析:这句诗通过“唐末”一词,点明了时间背景,同时以“一”来强调诗人的一致性,暗示了当时诗歌的某种风格或主题。

第2句:剪裁风月间莺花

  • 释义:第二句继续描述了当时的诗歌风格,用“剪裁”来形容诗歌如何裁剪、处理自然景物,使之更加符合诗歌的美感。
  • 赏析:这里的“剪裁”意味着诗人在创作中对景物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和安排,使得诗歌更加优美。

第3句:凭陵堕绪篇篇胜

  • 释义:第三句表达了对前两句的理解,认为这些诗歌在处理自然景物时,都取得了成功。
  • 赏析:这里用“凭陵”比喻诗歌的力量,能够征服和克服其他形式,使得其他形式的作品都显得逊色。

第4句:点缀馀妍字字斜

  • 释义:这句诗进一步描述了诗歌的艺术性,用“点缀”来描述诗歌如何在自然景物中添加艺术元素,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 赏析:这里的“馀妍”指的是除了主要景物之外的细微之处,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使得整个作品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第5句:远水连天来怨笛

  • 释义:第五句描写了一个场景,远处传来的笛声似乎带有哀怨之情。
  • 赏析:这里的“远水”可能是指江水或湖面,而“来怨笛”则让人联想到一种凄凉的氛围。

第6句:烂霞烘日带栖鸦

  • 释义:第六句继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夕阳下的霞光映照着大地,而天空中的乌鸦也显得格外美丽。
  • 赏析:这句诗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第7句:法书警句真如此

  • 释义:最后一句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认为诗歌中的法书和警句都是如此美妙,以至于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诗歌中艺术美的表现力,使得读者不禁为之赞叹。

第8句:流落桑榆重叹嗟

  • 释义:第八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诗歌命运的感受,认为自己的诗歌最终没有流传下来,只能在晚年感叹。
  • 赏析:这句诗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