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江北久相望,常负灵山一炷香。
会上拈花虽未笑,坐中持钵顿生光。
投针技俩空诸有,弹指庄严自一方。
何必汤池能离垢,入门心地已清凉。

诗句解释及赏析

第一句:“江南江北久相望,常负灵山一炷香。”

  • 江南江北:此处泛指作者所在的区域或地理位置。
  • 久相望:表达两地之间长时间的期待与盼望。
  • 常负灵山一炷香:灵山是佛教中的一座圣山,这里用“一炷香”比喻对佛学的虔诚信仰和追求。此句表达了作者长期致力于修行,不断积累功德的心境。

第二句:“会上拈花虽未笑,坐中持钵顿生光。”

  • 会上拈花:禅宗中的一种修行方式,意指在悟道的过程中,通过拈花示人来领悟真理。
  • 虽未笑:表示虽然达到了某种境界,但并不以笑来表达内心的欢喜,而是保持谦逊和平静。
  • 坐中持钵顿生光:形容内心清净,如同持有钵盂一样能发出光明。此句描绘了作者修行后的明心见性。

第三句:“投针技俩空诸有,弹指庄严自一方。”

  • 投针技俩:比喻微小的动作或伎俩,这里指的是微不足道的行为。
  • 空诸有:意为一切都归于无,没有执着。
  • 弹指庄严自一方:手指轻轻弹动即可表现出庄严,这里用来说明内心的平和与从容可以展现为外在的庄严。

第四句:“何必汤池能离垢,入门心地已清凉。”

  • 汤池:古代用以沐浴的浴池,常用来形容洁净之地。
  • 离垢:摆脱尘世的污染和纷扰。
  • 入门心地已清凉:比喻一旦进入佛法的修行领域,就能洗净心灵,达到心灵的清凉。

译文:

江南江北我长久地相互眺望,常常背着灵山上的香火虔诚祈祷。
在法会中拈起花瓣微笑,心中却保持着宁静与光明。
细微的举动都显露出内心的清净与从容,指尖一弹展现出庄严的姿态。
何必追求世俗的清净如沐浴在温泉之中?只要踏入佛法的修行之地,心已得到净化,清凉无比。

注释:

  1. 江南江北 - 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长江下游的南部和北部地区,泛指一个较大的地理范围。
  2. 久相望 - 表示两者之间长时间地相互注视、期待。
  3. 常负灵山一炷香 - “灵山”是佛教中著名的圣地,这里的“一炷香”象征着对佛学修行的虔诚和追求。
  4. 会上拈花虽未笑 - 禅宗中的一种修行方式,意思是通过微妙的启示(如拈花)来领悟佛理,即使不直接表达喜悦也能达到领悟的状态。
  5. 坐中持钵顿生光 - 描述的是修行者内心的明净和觉悟,即使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能保持一颗清澈的心。
  6. 投针技俩空诸有 - 通过简单的动作展示内在的清净,无需借助其他手段。
  7. 弹指庄严自一方 - 用手指轻轻一弹,就能显现出庄严的气质,表明内心的平和与从容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庄严。
  8. 汤池 - 古代用以沐浴的水池,这里比喻洁净和洗涤。
  9. 离垢 - 脱离世俗的污垢和纷扰。
  10. 入门心地已清凉 - 比喻一旦进入佛法的修行,就能使内心变得清净、明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