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江南秋已到,江水如天鱼尾掉。
处处团橘欲黄时,家家门前舣归棹。
西山佳气彻青云,潘郎门巷如深春。
陈家有儿新及第,新着恩袍归见亲。
为报行人洗眼看,养儿如此谁不羡。
愿儿不要重科第,事业功名他日见。

【注】:

1、陈莹中:唐代诗人。

2、团橘:橘子,此处指秋天成熟的柑橘。

3、潘郎:潘岳,字安仁,晋朝时期著名文人。

4、养儿如此谁不羡:养育子女如此,谁不羡慕啊?

5、重科第:重视科举及第。

【译文】:

七月江南的秋意已经来临,江水如同天空般广阔无垠,鱼儿在江面上畅游。

家家门前都摆满了成熟的橘子,准备回家了。

西山上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深春之中。

陈家有个孩子刚刚高中,穿着新衣回家见父母。

为了给远行的亲人洗去疲劳,让他看看我们养育的孩子多么优秀。

希望孩子不要过于追求科举功名,将来有一番成就,那时候再谈论吧。

【赏析】:

这是一首送人归乡的诗歌,诗中描述了江南秋季的美景、丰收的果实,以及归家的温馨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期望和祝愿,希望他们不要过于追求功名利禄,而应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和事业的发展。

首联“七月江南秋已到,江水如天鱼尾掉”。描绘了江南秋季的景象,江水宽阔,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这里的“鱼尾掉”,可能是诗人形容鱼儿摆动尾巴的样子,形象生动。

颔联“处处团橘欲黄时,家家门前舣归棹”。描述了秋天成熟的橘子,满街都是。人们纷纷买回橘子,准备回家品尝。“舣归棹”是指停下船桨,表示准备上岸。

颈联“西山佳气彻青云,潘郎门巷如深春”。西山上的景色优美,仿佛置身于深春之中。潘岳的门庭犹如春天一般温暖舒适。这里的“佳气”指的是山景之美,“青云”可能是指山势高耸直入云霄,“潘郎”则是指潘岳,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整句诗以自然景物比喻人的品格和气质,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

尾联“陈家有儿新及第,新着恩袍归见亲。”描述了友人家中有一个孩子刚刚考中进士,穿着官服回家见父母。这个孩子的成就让父母感到骄傲和欣慰。

尾联的“为报行人洗眼看,养儿如此谁不羡”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希望他能够洗去疲倦,看到自己培养的孩子如此优秀,让所有父母都感到羡慕。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秋季的美景和丰收的果实,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和对其事业成功的期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