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仙人,岷峨异禀。
道日而升,弗类斯摈。
有继皇皇,期之奠枕。
谁其止之,成是贝锦。
天作人远,言何从谂。
闻已耸然,见孰不凛。

【注释】

东坡先生:苏轼的别称,苏轼曾自号东坡居士;

赞:对某人或某事表示赞赏、颂扬的文字。

岷峨:指蜀中山川,岷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在今四川乐山;

异禀:不同的资质;

道日而升:遵循道德规范而上升;

弗类斯摈:不像其他人那样被贬;

有继皇皇:像皇皇大路那样繁忙;

期之奠枕:希望他早些安息;

谁其止之,成是贝锦:是谁制止了他的行为,成就了这样一件美丽的锦绣呢?

贝锦:比喻美好的事物。

天作人远:天意使人们远离;

言何从谂:说什么能让人安心(即心有所系)呢?

耸然:耸立的样子;

见孰不凛:看到什么事情都会感到恐惧。

【赏析】

此诗是苏轼为友人李常而写的一篇赞词。诗人通过赞扬李常的为人品格与才华能力,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情谊和高度赞扬。

首句“东坡仙人”是对李常的尊称,表明他是位杰出的文人。次句“岷峨异禀”,则点出了他的不凡出身与卓越的品质。第三句“道日而升”,意味着他遵循道德规范,不断进步,最终达到高尚的境界。第四句“弗类斯摈”则是说他不同于一般人,被贬时仍然坚守自己的信仰,不为世俗所动。

诗人以“有继皇皇,期之奠枕”两句,表达了对李常前途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早日找到自己的归宿,得到心灵的安宁。最后两句“谁其止之,成是贝锦”,则是对李常行为的肯定,认为他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伟业,是因为有人制止了他的错误行为,使他能够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这首诗通过赞颂李常的人品与才华,表达了苏轼对他的深深敬意和真挚友情。同时,也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位文学家的独特审美观和价值观,对于美的事物的赞美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