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夕北风号,春回雨已膏。
归程离海峤,旧服理绨袍。
宿瘴须寒压,清愁欲醉逃。
何当入江浙,雪片洒鹅毛。
【注释】
①“竟夕”句:整夜北风呼啸。
②“归程”二句:归途中离开海边,穿上了冬天的厚衣。
③“宿瘴”句:宿在瘴疠之地,寒气逼人,欲以酒解愁。
④“何当”二句:什么时候能到浙东江浙一带,让雪片飘洒下来?
⑤“雪片”句:想象雪花如鹅毛般纷纷飞落。
⑥“浙江”句:指陆游晚年隐居于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的镜湖。
⑦“雪片”句:想见到雪花像鹅毛一样飘洒下来。
⑧“何当”二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
【译文】
一整夜北风呼啸不停,春天回来了但天气寒冷。
回家的路途离开了海峤(海边),穿着冬天的衣服来迎接春天。
住宿的地方寒气逼人,清冷的愁绪想借酒消愁。
我什么时候能够回到江浙一带,让雪花飘洒就像鹅毛一样。
【赏析】
这首诗作于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冬,时为诗人晚年。诗人此时已年近七旬,退居家乡山阴。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自然景象写得十分生动形象。首句写春风吹拂,吹来了阵阵寒意;次句则描绘春回时雨露滋润大地的景象;三、四两句写归途远离海滨,而身临寒冬腊月的山野;五、六两句写旅途中遇到瘴疟之病,寒气袭人,只好饮酒以解愁闷;最后两句写自己渴望早日重返故乡的心情。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高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