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游浑似梦,佳处每难忘。
地僻溪山秀,春深草木香。
世途方梗棘,老景自凄凉。
衲子那知此,闲中气味长。
【注释】:
宿开平寺(qǐ)去剑浦(pǔ)二十里,有泉石之胜。曩与郡守谢德夫同游,今一纪矣(纪jì,一年)。溪山草木依然住持犹旧人也感叹有作二首。
【译文】:
过去一起游玩的地方,现在回忆起来,就好像是做了一场梦。美好的景色,总是让人难以忘怀。
这里僻静,溪水山峦秀丽,春天来临时,花草树木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世路艰难曲折坎坷不平,年岁已经老了,自然感到凄凉。
僧人不知道这些,他们只是闲散自在地生活,却能领略到这山水的清幽。
【赏析】:
《宿开平寺》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在北宋元丰五年(1082)所作五言律诗。这首诗中,作者以“宿开平寺”为题,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寺庙中夜宿,心中不禁想起了往日与友人谢德夫一起游玩的情景,感慨万千。
全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从结构上看,这是一首绝句,即四句一绝。第一句“旧游浑似梦”,说明作者对过去的游览经历还历历在目,仿佛是一场梦境。第二句“佳处每难忘”,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第三和第四句“地僻溪山秀,春深草木香”,则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之情。最后一句“衲子那知此,闲中气味长”,则是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以及自己对禅宗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