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遥升白玉盆,云何中夜黯然昏。
初疑半被微云掩,浸恐全无巨吻吞。
惨淡乍看蟾魄出,扶疏更喜桂华存。
妖蟆磔死犹馀罪,此外群星尽可原。

注释:

碧落:天空。

白玉盆:月亮。

云何:为什么。

半被、浸恐:似乎、恐怕。

惨淡:明亮的样子。

蟾魄:月亮的光。

扶疏:繁盛的样子。

妖蟆:传说中的一种怪兽,用石做成。磔死:被杀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诗中描绘了月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句“碧落遥升白玉盆”,描绘了月亮从天空中升起的景象,形象生动地比喻了月亮如同白玉般清澈明亮。次句“云何中夜黯然昏”,描述了月食发生时,夜晚的天空变得阴暗无光,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三句“初疑半被微云掩,浸恐全无巨吻吞”,进一步描绘了月食的过程。起初,人们怀疑是半边月亮被微云掩盖了,后来发现并非如此,反而觉得整个月亮都被巨嘴吞没了。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月食的发生过程。

后面四句“惨淡乍看蟾魄出,扶疏更喜桂华存”,则是对月食后的景象进行了描绘。月光虽然微弱,但仍然能勉强看到月亮的形状;而桂树在月食后的残月下显得更加茂盛。这两句诗通过对月亮和桂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美景的欣赏和珍惜。

最后一句“妖蟆磔死犹馀罪,此外群星尽可原”,则是对月食后的星空进行了描绘。妖蟆被杀死后,它的罪行已经得到赦免,而其他的星星也无需再受到惩罚。这一句诗通过对星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和平与安宁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月食这一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叹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