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曾过鬼门关,敢冀君恩听北还。
父子相随幸良厚,仆奴半死涕空潸。
风烟萧瑟黄茅瘴,山路崎岖赤脚蛮。
归去梁溪见桑梓,定抛冠佩老岩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部分的内容和语言符号的意义,明确诗句的表达的主题、二度创作的重点等,然后锁定被考察点。对于某一字、词或句子的理解,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初发雷阳有感”是第一首的第一句,作者借写景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雷阳”即雷州半岛。雷州是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的最南端,濒临南海北部海域。雷州的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相接,东部与廉江市相邻,西南部与湛江市接壤。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湿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雷州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温较高。“初发雷阳”,“雷阳”,地名,泛指雷州半岛。这一句交代了诗人出发的地点。“有感二首”,诗人在雷州半岛上所感怀的内容。
“梦中曾过鬼门关,敢冀君恩听北还。”第二首第一句写梦。据《太平广记》载:唐玄宗开元末年,有术士赵归真,能呼龙使虎,为李林甫所谗杀,魂游地狱,后得托生为书生。“曾”,曾经,“敢冀”意思是希望,“君恩”指皇帝的恩泽。这句是说自己曾经梦见到阴曹地府,希望能得到皇帝的恩宠让他返回故乡。
“父子相随幸良厚,仆奴半死涕空潸。”第三句写自己回到故乡,父亲和自己一起生活在一起,很幸福;仆人也死了一半,但自己的泪水却已经干涸了,只能潸然而下。这是说自己回到故乡,虽然家贫人苦,但是能够和家人团聚,也是值得庆幸的。
“风烟萧瑟黄茅瘴,山路崎岖赤脚蛮。”第四句写自己回到故乡,看到家乡的景象。“风烟萧瑟”是形容风大而寒,烟雾迷蒙的景象。“黄茅瘴”是指岭南一带特有的一种植物,叶子像芭蕉叶,茎皮可入药,根茎有毒,可以防虫驱蚊。“山路崎岖”是形容山高路险。“赤脚蛮”,指的是少数民族中的一些地方。这句是说自己回到故乡,看到家乡的山山水水都是如此的苍凉悲凉。
“归去梁溪见桑梓,定抛冠佩老岩间。”第五句写自己回到故乡,看到家乡的山川景色,想到自己将来一定会在这里终老一生。“梁溪”是江苏省无锡市的一个旧称,“梁溪”是因无锡县西的惠山东麓有梁溪口而得名。“桑梓”是古代乡党所用的一种标记,后来也用为称颂他人故乡的代词。“冠佩”,古代官员的帽子和系帽的丝带。这里是说自己将来一定要在家乡终老一生。
【答案】
【诗词赏析】
首联“梦中曾过鬼门关,敢冀君恩听北还”。“鬼门关”是神话传说中的名关,相传为太行山脉最窄处,故亦称天井陉。这里暗喻诗人在仕途上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曾”“冀”这两个词语,既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也表现了他内心的渴望和希冀。颔联“父子相随幸良厚,仆奴半死涕空潸”,“父子”二字,写出了诗人回家的喜悦心情。而“幸”字则表现出诗人对家庭的珍视和眷恋。尾联“归去梁溪见桑梓,定抛冠佩老岩间”。尾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