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海仙山舞翠蛟,葛洪丹灶尚馀凹。
兵戈满眼归何地,云木连天思结巢。
岂有声名同八士,当令踪迹继三茅。
携家早作来游计,玉户金关幸可敲。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他的好友季约,希望他能够像葛洪一样隐居。

首句“枕海仙山舞翠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海上仙山的画面。这里的“枕海”,指的是大海;“仙山”则是指那些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是诗人的想象或者是对某种理想境界的描述。“翠蛟”则是指那些在海面上自由游动的翠绿色的大鱼,它们在水中翻滚,仿佛是在跳舞一般。这一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第二句“葛洪丹灶尚余凹”,是对历史上的一位著名隐士葛洪的怀念。葛洪是三国时期的道教思想家,他的丹灶据说是他修炼成仙的地方,而“尚余凹”则可能是指这个丹灶仍然存在,虽然已经有些年头了。这一句诗通过对葛洪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兵戈满眼归何地”,则是诗人对于战争的感慨。这里的“兵戈”指的是战争,而“满眼”则是指到处都是,形容战争带来的混乱和破坏。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战争结束,人们回归平静的生活时,又该去往哪里呢?这一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社会动荡的思考。

第四句“云木连天思结巢”,则是诗人对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这里的“云木连天”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而“思结巢”则是指鸟儿想要筑巢栖息的想法。这一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最后两句“岂有声名同八士,当令踪迹继三茅”,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期望和对未来的展望。这里的“声名”指的是名声和地位,而“八士”则是指古代八位著名的隐士,如商山四皓、东皋子等。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这些隐士一样,拥有高尚的品德和清高的名声。而“当令踪迹继三茅”则是指自己希望能够跟随这些隐士的脚步,继续他们的隐逸生活,不再为世俗所累。

整首诗以诗意浓厚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于隐士生活的赞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