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奔走敝征衣,海上相亲半是黎。
望断故园无旅雁,心惊中夜听荒鸡。
岂知南渡能还北,更笑东来又向西。
多谢故人寻访意,千山万水不曾迷。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渡期间写给周元仲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在南渡时期的艰难困苦和对故土的深深思念。

首句“五年奔走敝征衣”,意为诗人已经五年来一直在奔波忙碌,衣服也破旧不堪。这里用“奔走”和“敝”形容诗人的生活状态,表现了诗人在南渡时期的生活困境。

次句“海上相亲半是黎”,意为在海上漂泊时,与当地人相处的大多是黎族人民。这里用“相亲”和“黎族”形容诗人与当地人的关系,表现出诗人在异地他乡的孤独感。

第三句“望断故园无旅雁”,意为望着南方的故乡,却看不到任何一只旅雁。这里的“旅雁”指的是归家的大雁,而“望断”则表示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第四句“心惊中夜听荒鸡”,意为在夜晚听到远处传来的荒鸡声,心中感到惊恐不安。这里的“荒鸡”是古代的一种报晓鸟,而“心惊”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恐惧和不安。

第五句“岂知南渡能还北”,意为难道不知道我回到北方了吗?这里的“南渡”指诗人在南方流亡的情况,而“北”则是诗人希望回到的地方。

第六句“更笑东来又向西”,意为嘲笑那些向东来的却又向西去的人。这里的“东来”和“西去”分别指诗人自己和其他人的行动方向,而“笑”则表示诗人对他们的不理解和嘲讽。

最后一句“多谢故人寻访意,千山万水不曾迷”,意为感谢故人的关心和探访,即使身处千山万水之间也不会迷失方向。这里的“故人”指的是旧日的朋友,而“探”字在这里有关心、探访的意思。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南渡时的艰难困苦和对故土的深深思念。通过对生活困境、孤独感、恐惧和思念等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生活的不易。同时,通过对比和讽刺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