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那知生死分,乱离重到德公门。
雷张莲社旧同约,询惠沧洲徒有言。
江海凄凉人已远,园林萧瑟剑空存。
我来痛恨匆匆去,宿草无因奠一樽。

【注释】

1、罗畴:指诗人的朋友。故居:旧居。

2、雷张:指雷州太守张浚。莲社:佛教的净土宗组织,因以莲为象征,故曰莲社。同约:同修净土教者之约。惠沧洲:指诗人的朋友李惠。沧洲:泛指江湖。徒有言:空谈大道理,而无所作为。

3、江海凄凉人已远:江海,借指故乡。凄凉,形容寂寞冷落。人已远,指友人离去。

4、园林萧瑟剑空存:园林,泛指家乡。萧瑟,形容萧条冷清的景象。剑空存,比喻朋友离开,留下空空如也的心。

5、宿草无因奠一樽:宿草,指墓前的荒草。奠一樽:祭奠一杯。宿草无因奠一樽,意思是说墓地荒凉,没有地方可以祭祀。

【赏析】

这是诗人对朋友罗畴老故居有感所作。罗畴和诗人是好友,在诗人失意时,曾帮助他。如今罗畴故居荒芜不堪,诗人前去吊唁,看到满目凄凉,不禁感叹人生聚散无常,友情易逝,遂写下此诗。

第一句“一别那知生死分”,意为离别之后才知道生死是自然规律,生死本无分,但离别后才知道这一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的淡然态度和对友情的珍惜。

第二句“乱离重到德公门”,意为在战乱纷扰中再次来到德公(即雷州太守张浚)的门下。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张浚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第三句“雷张莲社旧同约”,意为雷州太守张浚曾经与僧人一起结莲社,共同修行净土法门。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净土法门的信仰和对友人的回忆。

第四句“询惠沧洲徒有言”,意为向李惠询问他在沧洲(泛指江湖)的情况,却只听到空洞的言语。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现实无奈的感慨。

第五句“江海凄凉人已远”,意为江海之上,凄凉的景色让人感到孤单和寂寞,而远方的人已经离去。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孤独的感慨。

第六句“园林萧瑟剑空存”,意为园中的景致萧条冷落,只有一把空剑还留在那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最后一句“我来痛恨匆匆去,宿草无因奠一樽”,意为我来到这里,却因为匆忙而去,无法为逝去的朋友献上一杯茶水。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友情的遗憾和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对于故居的感受以及对于友人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聚散无常、友情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佛法信仰的坚持。同时,通过对故居的描述以及对于故居主人的回忆,也展示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于现实无奈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