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端居寂寞滨,每于骚雅爱其人。
长篇剩得斓斑锦,短句兼收细碎鳞。
指下粗能知越操,郢中那敢和阳春。
愿藏大手无轻露,寸胆于今已自宾。
注释:
正之复次前韵作四篇见示是日适登城楼以望江山且阅捷报因赋六章以报之
伊昔端居寂寞滨,每于骚雅爱其人。
长篇剩得斓斑锦,短句兼收细碎鳞。
指下粗能知越操,郢中那敢和阳春。
愿藏大手无轻露,寸胆于今已自宾。
译文:
正之又用前韵作四篇来见示,今天是我登上城楼眺望江山的时候,同时阅览胜利的战报,因此创作了六首诗来回报他。
伊昔端坐独居边塞,每在《离骚》与《楚辞》中欣赏屈原的精神。
我写的长篇赋作如斑斓锦绣般丰富多彩,我的短小作品也如同鱼龙混杂般各具特色。
我的书法技艺虽然粗疏,但也能知道越国的语言;而我在郢城的文坛上,也不敢妄自称“阳春白雪”。
希望将我的大作收藏起来不轻易泄露,即使现在心中还有未泯的壮志,也要像对待宾客一样对待它。
赏析:
这首诗是王令写给友人欧阳守道的。欧阳守道是欧阳修之子,也是王令的朋友。王令因为被贬谪为商州团练副使、安置汝州(今河南临汝),所以有“端居”之意,而欧阳守道在欧阳修之后担任过翰林学士,所以有“端居寂寞滨”之意。王令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于欧阳守道的敬仰之情。
“伊昔端居寂寞滨”,伊昔,过去的时光;端居,孤独地居住;寂寞,孤单;滨,水边的高地或岸边。整句的意思是“过去的时光里,我孤身一人居住在边远之地,常常在《离骚》和《楚辞》中欣赏屈原精神”。这句表达了王令在被贬谪后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屈原的敬仰之情。
“每于骚雅爱其人”,每,每当,每次;骚,《离骚》的简称,屈原的作品;雅,指《诗经》、《尚书》、《礼记》等古代诗歌总称;其人,即屈原。整句的意思是“每当读到《骚》和《雅》这样的作品时,我都非常喜欢屈原”。这句表达了王令在被贬谪后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学理想,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屈原的深深敬仰。
“长篇剩得斓斑锦,短句兼收细碎鳞”,长篇,指篇幅较长的文章;短句,指篇幅较短的句子;斓斑,指色彩斑斓;锦,指美丽的丝织品;细碎,形容琐碎;鳞,指鱼鳞片。整句的意思是“我写的长篇文章就像斑斓的美丽丝织品一样丰富多彩,短小的句子也如同鱼鳞片一样各具特色”。这句表达了王令在被贬谪后依然能够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指下粗能知越操,郢中那敢和阳春”,越操,指南方的方言;郢中,指楚国的都城郢城;阳春,指春天的景色,也比喻美好的音乐。整句的意思是“虽然我的文字技巧不够精湛,但我仍然能够理解南方的语言;在郢城中,谁敢妄自称‘阳春白雪’呢”。这句表达了王令对自己文字技巧的自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愿藏大手无轻露,寸胆于今已自宾”,愿藏,愿意收藏;大手,指大手笔;轻露,指轻视名利的态度;寸胆,指微小的勇气;宾,指宾客。整句的意思是“我愿意将我的大作收藏起来不轻易泄露,即使现在心中还有未泯的壮志,也要像对待宾客一样对待它”。这句表达了王令对自己文学创作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感激之情。
这首诗是王令在被贬谪后写给朋友欧阳守道的一封书信。他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于朋友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