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得明时多病身,归来林下养天真。
芒鞋竹杖未全老,药灶酒壶随分春。
山寺递传钟磬晚,田家收拾稻粱新。
试穷溪上榴花洞,恐有桃源避世人。
【注释】
- 还:归来。鼓山:在浙江余姚县西南,有一座山峰,相传晋时葛洪曾在此炼丹。过鳝溪:从山脚的鳝溪桥上经过。鳝溪是山中一条小溪。游:游览。大乘榴花洞:在福建永福县东,有一座山洞,相传为唐代著名禅师大乘寺住持惠能所建,因洞内遍生榴花而得名。瞻礼:礼拜。文殊: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以智慧著称,又称“文殊师利”。圣像:佛像。漫成:随意吟成的诗。
- 乞得:得到。明时:指现在。多病身:多病的身体。养天:修养性情。天真:自然、纯朴的本性。
- 芒鞋竹杖未全老:穿着芒草编的鞋子,拄着竹子做的拐棍,没有变老。芒鞋竹杖:用芒草和竹竿制成的鞋和拐杖。全老:完全变老。
- 药灶酒壶随分春:药铺的炉灶与酒壶都随着春天到来而开放。随分:任凭、随遇而安的意思。
- 山寺递传钟磬晚:山上寺庙的钟声和木鱼的声音一阵阵传出,时间已是入夜。递传:连续不断地传来。
- 田家收拾稻粱新:农家人正在忙着收割新稻谷,准备做新米饭,炊烟袅袅升起。收拾:收获,这里指收割。
- 试穷溪上榴花洞,恐有桃源避世人:试着走到溪边那棵开满榴花的大石洞,恐怕还有像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那样的理想世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归隐后的所作。首联写自己回到故乡后,身体尚健,心情舒畅,过着山林隐逸的生活。颔联写自己虽然还保持着年轻时的风貌,但已经老了。颈联写自己在山间寺庙里的活动,以及看到农民们忙于耕种。尾联写自己到溪边观赏那棵开满榴花的大石洞,并担心那里也有像陶渊明《桃花源记》那样的世外桃源,怕世人找不到。
全诗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追求自然、恬淡、宁静生活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