聒聒鸣鸠唤雨来,萧萧寒响滴空阶。
不知逐客伤春恨,多少残英点翠苔。

诗句大意为:

聒聒鸣鸠唤雨来,萧萧寒响滴空阶。
不知逐客伤春恨,多少残英点翠苔。

译文:

聒聒的鸟鸣声呼唤着雨水的到来,萧飒的寒风吹过空寂的台阶,发出滴滴的声音。我不知道这被赶走的客人为何如此伤心,有多少残留的花朵落在了青苔上。

注释:

  1. 聒聒:形容鸟鸣声连续不断。
  2. 鸣鸠:指斑鸠。
  3. 唤雨:古人认为斑鸠有招唤天气变化的能力。
  4. 萧萧:形容风声或雨声等声音细长而有节奏感。
  5. 寒响:因寒冷而产生的声音,如滴水声等。
  6. 滴空阶:将水滴落到空旷的台阶上,形容雨势很大。
  7. 不知:无法知道,表示对情况的不理解或不了解。
  8. 逐客:被驱逐出境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9. 伤春恨:因为春天的到来而产生的悲伤和忧愁。
  10. 多少:数量不确定,但表达了一种程度。
  11. 残英:指落花,通常用来比喻凋零的事物。
  12. 点翠苔:在青苔上落下花瓣,增加了青苔的色彩。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以鸟鸣引出对春天的感慨。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乌云密布、雨势渐浓,而屋顶上的斑鸠仍在不停地鸣叫,仿佛在催促着天空中的云彩散去。这种强烈的视觉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深化了对春天景象的描绘。

诗中的“鸣鸠唤雨”和“唤妇归鸣”,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界中的生物以人的特质,使其更加生动有趣。这不仅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春词二十首其二十》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诗,更是一部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它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