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新从海上回,劳烦竹杖与芒鞋。
故人何用将迎远,明月清风常往来。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思想情感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诗歌进行深入的品读,然后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要求,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作答。本题要求考生逐句翻译诗句,并注意关键词语的解释和分析。

第一句“居士新从海上回”,意思是说诗人刚刚从海上归来。“居士”是对僧人的尊称;“新从海上回”,表明诗人刚回到家乡。“劳烦竹杖与芒鞋”,意思是说:我长途跋涉,辛苦地行走,现在终于回来了。“竹杖”是佛教徒的行杖,“芒鞋”是僧人的行鞋。诗人远涉重洋,历尽艰险,终于平安归来了。

第二句“故人何用将迎远”,意思是说:远方的朋友何必要去迎接呢?“故人”指的是老朋友;“将迎”意为“迎接”。“故人”,这里指作者的好友;“何用”,即“何须”;“将迎”,即“去迎接”;“远”,这里指远道而来;“故人”,指老朋友。这句诗的意思是:朋友不必远来相迎,因为自己已经回来了。

第三句“明月清风常往来”,意思是说:月光皎洁,清风送爽,我们常常来往。“明月清风”指美好的自然景象;“往来”指来往、来往于。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们经常在一起,就像明月和清风一样。

【答案】

译文:

居士刚从海路归来,辛苦地行走,现在终于回来了。

远方的朋友何必要去迎接呢?因为自己已经回来了。

月光皎洁,清风送来凉爽,我们常常互相来往。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归乡后,对友人的问候。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原因,交代了诗人远游归来的缘由和归途中的情况。第二句写久别重逢之乐。诗人久居海外,今日得归,心情无比舒畅。“何用”即何需,表示否定之意,“何用将迎远”就是“无需迎接”。第三句写友情之深。明月清风是美好的自然景物,也是古人常用的意象。明月象征高洁,清风象征清雅。诗人以明月清风为喻,赞美友人高尚的品德,表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幽美而深远,给人以清新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