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绚彩染幽岩,紫翠葱茏云木参。
幸有幽人共清赏,岂惟风月友成三。
【注解】
- 叶梦授(1304-1352):字子高,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元代著名诗人、画家。
龙图:宋代的官名,指宋徽宗时的翰林学士承旨李邦彦。李邦彦曾任翰林学士承旨,故称“龙图”。
丹霞:山名,在今福建闽清县境内。
见和四绝句:这是一首七律。见和即指看到别人的作品后而和诗。四绝句指《丹霞见和四绝句》共四首诗。前两首为第一绝句和第二绝句,第三绝句和第四绝句是第二律诗和第三律诗。前两句写丹霞山的壮丽景色。后两句写自己与好友一同游览丹霞山并赋诗相和。
- 幸有幽人:有幸的是有一位隐士与我同赏美景。
清赏:清雅地欣赏。
- 友成三:成为朋友,结成知己。
赏析:
此诗作于元朝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当时,叶梦授与友人游历了风景优美的福建省的丹霞山,他为此写下了四首绝句,友人也写了四首绝句和之,叶梦授于是又写了这首五言律诗以和友人的诗。
首联“烟霞绚彩染幽岩,紫翠葱茏云木参。”描绘出一幅丹霞山的绚丽多彩的画面。烟霞缭绕,五彩斑斓;幽深的山岩上,紫色的树木郁郁葱葱,白云缭绕。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颔联“幸有幽人共清赏,岂惟风月友成三。”表达了叶梦授对友人的赞赏之情。他说,幸有幽人与我一起欣赏这美丽的景象,难道只有风和月亮才是我的朋友吗?这里的“幽人”指的是他的朋友。这句诗表达了他对朋友深深的友情,同时也表明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对丹霞山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它也反映了元朝时期文人墨客对于山水之美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