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一夜渡湘江,贼垒朝临尽出降。
自古成功在机会,周郎赤壁岂难双。
【译文】
夜幕中,一万精兵渡过湘江;贼军在衡山县边界被打败,退守衡山。
马友余的部下步谅等以万众自江西来侵犯湖南,在破醴陵、攸县时屯兵于衡山县界,得报后立即由衡阳率师至衡州,派兵将夜间渡江,拂晓即到敌营前挑战,叛军出不意全解而降。
【注释】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红巾军将领马友余的部将步谅等率军攻打衡州(今衡阳)时,马友余的部将李思齐、陈子春等在衡山与敌军决战的诗作。马友余失败后,全军溃散,他逃往广西。
“貔貅一夜渡湘江”,意思是:一夜间,马友余的精锐部队渡过了湘江。“貔貅”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这里用来比喻马友余的军队。“一夜”,指的是一夜之间。“渡过湘江”,指的是渡过了湘江天险,进入了衡州境内。
“贼垒朝临尽出降。”意思是:敌人堡垒在早晨就已全部被攻破,纷纷投降。“贼垒”,敌人的堡垒。“朝临”,早晨到达。“尽出降”,全部投降。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敌人堡垒被攻破,纷纷投降的画面。
“自古成功在机会,周郎赤壁岂难双。”意思是:自古以来,成功的关键在于抓住时机,就像周瑜用火攻打败曹操一样,并非很难。“周郎”指周瑜,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曾用火攻战术大败曹操。“赤壁”,地名,位于长江北岸。这里是比喻敌人堡垒被攻破的情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抓住时机的重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