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论相矛盾,儒墨竟谁是。
仲尼虽大圣,宁免叔孙毁。
得酒当痛饮,忘形相汝尔。
采芝白云中,愿学园与绮。
【注解】
次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 :是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诗。次韵,是跟原诗同韵的诗。渊明饮酒二十首,这是其中的第二十二首。
异论相矛盾:不同的说法互相抵触。
儒墨竟谁是:儒者和墨者,到底谁更正确?
仲尼虽大圣:孔子虽然是圣人,但也不能免于别人的攻击。
宁免叔孙毁:难道不能免于叔孙豹的毁谤吗?
得酒当痛饮:有酒应该痛痛快快地喝。
忘形相汝尔:忘了形骸,像对待朋友一样与你亲近。
采芝白云中:采摘白云中的灵芝草。
愿学园与绮:希望学园里那些美丽的女子。
【赏析】
《次韵和渊明饮酒二十首》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的一首诗。这首诗是和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写的,所以题目中“次韵”二字就表明了这一点。这首诗是黄庭坚的应酬之作,他借陶渊明之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之忧愤,表达他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两句写两人对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的不同见解,指出了儒、墨两家对陶渊明不同的评价。接着两句写尽管孔子曾受到一些人的攻击,但他仍坚持自己的主张,而自己则要痛饮美酒,忘却世俗的一切,与友人尽情欢乐。最后两句则以采芝和采菊两种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表现了他不愿被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心情。全诗语言平易流畅,风格质朴自然,不事雕琢。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八句,前三句为第一层,第四、五、六句为第二层,第七、第八句为第三层。前四句先提出儒墨之争,然后写到孔子的为人,再写到作者自己的态度及愿望;后四句先描写采芝、采菊的情景,再写到作者的愿望及原因。
首联“异论相矛盾”,意思是各种言论互相冲突,彼此不能相容。这里说儒者与墨者的议论相互对立,不可调和。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儒、道、墨等各家思想流派之间的分歧和斗争。
颔联“儒墨竟谁是”,意思是儒者和墨者到底谁更正确些呢?这一问似乎没有明确答案,因为儒者与墨者都各有一套理论体系,很难说哪一个更正确一些。这里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思想界各派之间争论不休的局面。
颈联“仲尼虽大圣,宁免叔孙毁”,意思是孔子虽然是一位圣人,但也不免遭到别人的诽谤。这里说的是孔子遭到了叔孙豹的毁谤。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孔子的误解和攻击。
尾联“得酒当痛饮,忘形相汝尔”,意味着有酒就要痛痛快快地喝,忘记自己的身份地位,像朋友一样与你亲近。这里写出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一句“采芝白云中,愿学园与绮”。意思是在采芝的过程中,我希望能够学习园中的那群美丽的女子。这反映出诗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