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尘暗中原,河洛皆穹庐。
衣冠竞南渡,故国靡复馀。
襄陵大岳裔,亦尔困征涂。
颠沛不忘道,呻吟曳长裾。
如公巨川舟,岂止清庙瑚。
愧我正羁束,未能踵汉疏。
幸然声气同,鸣凤栖必梧。
褰裳思琢磨,道阻不得俱。
已从借麟经,更欲窥羲书。
庶或晚闻道,洗心复其初。
湘沅骚人乡,兰芷今岂无。
回风摇蕙草,叹息空幽居。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第一句:“再次韵嵩老见和之作时传春秋集传又欲借易说故篇中及之”
- 诗句释义:这是回应之前某人的诗歌,并且提到了《春秋》、《左传》等古籍,同时也表达了想借用《周易》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 关键词注释:再次韵、嵩老(可能是指某人的名字)
第二句:“胡尘暗中原,河洛皆穹庐。”
- 诗句释义:在胡人入侵的背景下(“胡尘”),中原大地(“河洛”即黄河与洛水的交汇处)都被他们的帐篷所笼罩。
- 关键词注释:胡尘、穹庐(蒙古包的意思,这里指代外来侵略者)
第三句:“衣冠竞南渡,故国靡复余。”
- 诗句释义:人们纷纷逃离家园向南迁移,中原的故土已经无法回到从前。
- 关键词注释:衣冠、南渡、靡复(没有了)
第四句:“襄陵大岳裔,亦尔困征涂。”
- 诗句释义:就像大岳(泰山)的后代一样,他们也被困在了征战的路上。
- 关键词注释:襄陵、大岳裔(后代)、征涂(战途)
第五句:“颠沛不忘道,呻吟曳长裾。”
- 诗句释义:虽然颠沛流离(生活困苦),但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信仰和原则。
- 关键词注释:颠沛、道(信仰或原则)、呻吟(困苦的样子)、曳长裾(古代儒生穿着的长袍)
第六句:“如公巨川舟,岂止清庙瑚。”
- 诗句释义:就像您是一条巨大的河流上的船只,您的智慧岂只是清庙中的瑚琏(祭祀用的玉器,比喻贵重之物)。
- 关键词注释:公、巨川舟(比喻您的智慧像江河一样广阔)、清庙瑚琏(比喻您的智慧贵重无比)
第七句:“愧我正羁束,未能踵汉疏。”
- 诗句释义:我感到惭愧,因为我还在受世俗束缚,还没有追随汉高祖刘邦那样的行为。
- 关键词注释:愧、正羁束(受到世俗限制)、踵汉疏(追随汉高祖刘邦,摆脱世俗束缚)
第八句:“幸然声气同,鸣凤栖必梧。”
- 诗句释义:幸好我们有着相同的志向和声音,正如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一样。
- 关键词注释:幸然(幸好)、声气(志向和想法)、鸣凤(凤凰)、栖必梧(凤凰栖息在梧桐上)
第九句:“褰裳思琢磨,道阻不得俱。”
- 诗句释义:提起衣裳思考琢磨(修行),但道路艰难难以同行。
- 关键词注释:褰裳、思琢磨(修行)、道阻(路途艰难)、不得俱(无法一同前行)
第十句:“已从借麟经,更欲窥羲书。”“庶或晚闻道,洗心复其初。”
- 诗句释义:我已经从孔子那里借来了《麟经》(可能是《论语》),还想要学习《羲书》(也可能是《易经》)。或许我还能晚一点听到这些道理,洗涤心灵重新回归最初的状态。
- 关键词注释:《麟经》、《羲书》:这里指的是儒家经典《论语》和《易经》,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也是古代士大夫追求道德修养和智慧的重要途径。”庶或晚闻道”表达的是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和修行,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洗心复其初”则是希望洗净心灵,恢复最初的纯真状态。
本诗通过对历史变迁、个人遭遇以及理想追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动荡、个人命运和精神追求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深厚底蕴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