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嵩岳降生申,底事先春五日期。
要是穷冬正冰雪,斡回和气遍华夷。
群生无路答升平,只有年年善颂声。
长愿遥天无点翳,台星两两倍光明。
这首诗是一首颂诗,它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祝福。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当年嵩岳降生申,底事先春五日期。(当年嵩岳降生时,春天已到五个月)
这句话描述了嵩山(即中岳嵩山,中国五岳之一)在春天降生的景象,暗示了国家的繁荣和生机勃勃的氛围。
要是穷冬正冰雪,斡回和气遍华夷。(如果现在是严冬,正处在冰雪之中)
“斡回”在这里指的是调和、调节之意,“和气”代表平和的气氛。这句意味着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国家能够调和气氛,使得全国上下都充满和谐。
群生无路答升平,只有年年善颂声。(百姓们没有机会回答这种升平盛世,只有不断赞美的声音)
这句话表明尽管国家繁荣稳定,但百姓们仍然无法真正享受和平的生活,只能通过口头表达对国家的赞美。
长愿遥天无点翳,台星两两倍光明。(希望天空没有一点云朵,星星也更加明亮)
“遥天”指的是遥远的天空,“点翳”是说没有云彩遮挡,“台星”指天上的星宿,“两两”表示每两颗星之间有两颗星相伴,所以这里用“倍”来强调其明亮程度。整句话的意思是希望天空永远晴朗,星星更加耀眼。
这首诗通过对嵩山降生的描绘、对国家现状的描述以及对未来的祝愿,传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幸福的深切期望。同时,它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和谐社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