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兴在渔艇,风潮不惮劳。
苔生肥石骨,水落瘦溪毛。
霜重稻粱熟,天清雁字高。
醉馀歌古调,人事析秋毫。
诗句释义
1 野兴在渔艇:表示诗人对钓鱼的浓厚兴趣。”野兴”指的是一种不受拘束、随心所欲的兴趣或爱好,而”渔艇”则是垂钓的地方,通常与自然景致相结合。
风潮不惮劳:表达了诗人不畏艰苦的态度。”风潮”指的是海上的波涛,”不惮劳”则是指不怕劳累。这两句诗描绘了渔民不畏艰难,常年在海上劳作的场景。
苔生肥石骨:描述了苔藓生长在岩石上的情景。这里的”肥石骨”可能意味着岩石因苔藓生长而显得更加肥沃、有生命力。
水落瘦溪毛:描绘了水位下降后,溪流变得狭窄,水流湍急的景象。这里的”瘦溪毛”形象地描绘了溪流在枯水季节的状况,如同被风吹拂的细毛般摇曳。
霜重稻粱熟:描述了霜降后的收获季节,稻谷和高粱成熟的景象。这里的”霜重”可能暗示着天气寒冷,霜降使得农作物更加饱满、成熟。
天清雁字高:描绘了天空晴朗,大雁飞翔的壮观景象。”雁字”指的是大雁的飞行轨迹,它们在空中排成“人”字形,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迁徙。
醉馀歌古调:描述了饮酒之后,诗人唱歌吟诵古诗的情景。这里的”古调”可能指的是古代的诗歌或者歌曲,诗人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人事析秋毫:描述了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来理解人事的道理。这里的”析秋毫”可能是对事物细微之处的洞察,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领悟人生哲理。
译文
野趣在于渔艇,不怕风浪的辛苦。
苔藓长出岩石的肥美,水退让溪流变得瘦小如毛发。
霜降后稻谷高粱熟了,大雁南飞留下高高的足迹。
醉酒之后唱起古人的歌声,人事的真相都像秋毫一样清晰可见。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变化和人生的哲理。诗人通过对钓鱼、风雨、苔藓、溪流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