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故处士,灵魄此为家。
古壁填苍藓,空庭隘落花。
山坟穿去鹤,庙祭下饥鸦。
巫祝打碑卖,神功播海涯。

【注释】

  1. 严郡:即今天的浙江温州市。
  2. 故处士:已故的处士,指曾经为官的隐士。
  3. 灵魄此为家:此处指庙宇是其灵魂栖息之处。
  4. 古壁:古老的墙壁。
  5. 苍藓:青色的苔藓。
  6. 空庭:空旷的庭院。
  7. 山坟:山上的坟墓。
  8. 穿去鹤:形容山间的小路。
  9. 庙祭:在庙里祭祀。
  10. 巫祝:古代祭祀时负责祈祷的人。
  11. 打碑卖:出售墓碑。
  12. 神功:神力、神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严郡乌龙庙的一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之情。诗中通过对寺庙的描述,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考。

首句“何年故处士,灵魄此为家”,诗人通过询问时间的方式,引出了乌龙庙的历史背景。这里的“灵魄”指的是庙里的神灵或祖先的灵魂,而“此为家”则表明了这些灵魂在此地得以安息。

第二句“古壁填苍藓,空庭隘落花”,进一步描绘了乌龙庙的建筑风貌。古壁上覆盖着青苔,庭院中落叶满地,这些细节描写既体现了乌龙庙的历史沧桑,也传达了诗人对这些遗迹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山坟穿去鹤,庙祭下饥鸦”,诗人通过“山坟”、“鹤”和“饥鸦”等意象,展现了山林间的宁静之美。这里的“穿”字形象地描绘了山间小路的曲折蜿蜒,而“饥鸦”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

最后一句“巫祝打碑卖,神功播海涯”,则揭示了乌龙庙背后的商业元素。巫祝们在这里打碑出售,以此谋取生计,这反映出社会的现实面貌。同时,这也反映了乌龙庙在民间的影响力和地位,其神力之广大已经传播到了海角天涯。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主线,结合历史与文化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描绘乌龙庙的美景和背后的故事,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这种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