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歌舞地,南国古繁雄。
水阔山光迥,天低海气通。
千舠民蛋雨,一塔贾胡风。
欲问兴亡事,松声自半空。
越王台
《越台怀古》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此诗借怀古诗以抒写时事,抒发了诗人在国难当头、人民苦难深重的时代背景下,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终灭吴国的史实的感喟。
译文:
越王勾践当年歌舞之地,南国繁盛雄壮。
水面辽阔山色青翠高远,天边海气与天空相连。
千艘战船云集百姓倾心,一塔耸立贾岛胡风。
想打听越王兴亡事,松涛声中听得清。
注释:
- 越王台: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北的兰亭附近。
- 越王:指春秋末年越国的国君勾践。
- 歌舞地:指勾践曾在这里与民同乐。
- 繁雄:繁荣雄壮。
- 水阔山光迥:水势浩大,山色苍茫。
- 千舠(chē):古代一种大型船只。
- 贾岛胡风:唐人贾岛有《忆江上吴处士寄蕙草》,诗中有“胡风吹不断,容易雪纷纷”之语,故用其名。
赏析:
首联点出越王台的地理位置及其昔日的繁华景象。“越王歌舞地”既指出此地乃越王勾践曾经歌舞的地方,同时也暗示这里曾经是越国最为繁华和昌盛之地。这里的“南国古繁雄”则进一步描绘了越王台所在的南国之地,昔日的繁荣和壮丽。通过这样的描写,为下文的感慨铺垫了背景。
颔联紧承首联,描绘了越王台周边的自然景观以及当时的景象。“水阔山光迥”,形容水面宽阔,山色苍茫,给人一种深远和广阔之感。而“天低海气通”,则进一步强调了天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海天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恢宏而壮丽的氛围。这样的描述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更使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流转。
颈联则转入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千舠民蛋雨,一塔贾岛胡风。”这两句诗通过对越王台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越王勾践的感慨。“千舠”(大型船只)象征着民众的力量,而“民蛋雨”则形象地描绘了民众如雨般密集地集结在台上的情景。“一塔贾岛胡风”则暗示了贾岛的诗歌风格,即沉郁悲凉,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越王勾践的坚韧不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尾联则转向了对历史的思考和未来的展望。“欲问兴亡事,松声自半空”。诗人站在越王台之上,遥想越王勾践的故事,不禁感叹于历史的兴衰更替。而那“松声自半空”则寓意着时间流逝和岁月变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思考和期待。通过这样的结尾,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和哲理性。
这首诗通过对越王台这一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变迁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的思考和展望。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和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