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衣点落红,君去与春同。
贫到归时见,吟多醉后工。
不应冠尚鹖,自许气如虹。
急著看山眼,飞帆吸快风。

【注释】

点落红:指战袍上沾满了斑烂的血迹。

君去:你离去了。同:一起。

吟多:诗歌写得很多。

不应:不应当。冠尚鹖:帽上还戴着乌鸦的羽毛。鹖(hé),一种鸟,毛黑。古时读书人用它来装饰帽子,表示志向高远。

气如虹:意气像彩虹一样。气,气概、精神;虹,云霞。形容气势非凡。

急著:急忙。着,动词,穿,这里指穿着。看山眼:看山的眼睛。

飞帆吸快风:船帆鼓起来,像要吸住疾驰的风。

【赏析】

此诗作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是送郑雪屋归里的一首七绝。全诗四句,语言质朴而感情深厚。前两句写郑雪屋的离别和归期,后两句写他的归家后生活。

“征衣点落红”,点字下得极好,既写出了郑雪屋出征时的悲壮场面,又烘托出了他临行时那种依依惜别的心情。郑雪屋的离乡背井,是被迫的,但他仍以大丈夫的胸怀,毅然踏上征途。“君去”一句,既是对郑雪屋的赞语,也是对他当时心情的概括。“与春同”,既表明了春天的到来,也表达了郑雪屋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贫到归时见”,意思是说,等到郑雪屋归来的时候,一定会贫穷不堪。但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见”这个字暗示出来。“吟多醉后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他虽然贫穷,但他的诗才却很高超,写了很多优美的诗句。这一句诗既表现了他的才华,又表现出了他对贫困生活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不应冠尚鹖”一句,是对郑雪屋的称赞。他说,你不应当戴那乌鸦羽毛做的帽子,因为你的志向比那乌鸦还要高远。这一句诗既赞美了郑雪屋的高洁品格,又体现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敬意。

“自许气如虹”一句,是郑雪屋对自己充满信心的表现。他认为自己的气质如同彩虹一般美丽,充满了豪迈的气概。

末二句则是对郑雪屋的鼓励与期待。他即将踏上归途,诗人希望他能够抓紧时间,欣赏美丽的山河风光。同时,诗人也祝愿他能在归途中得到快乐,过上幸福的生活。

整首诗以真挚的感情,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珍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