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贼散私财,冥顽不可回。
愤然瞋目骂,吾已戴头来。
一死当凶刃,千家免劫灰。
遗孤元未有,行路为悲哀。
这首诗是诗人在得知朝廷已经赦免了清远权宰楼海司法的冤狱后,写给他的一首诗。
诗句释义:
- 谕贼散私财: 这是对敌人的一种讽刺。”谕”即宣告、告知之意,”贼”指敌人,”散私财”是指敌人将自己的财产全部拿出来示众。
- 冥顽不可回: 形容敌人冥顽不灵,无法挽回。“冥顽”指的是无知、愚昧,“不可回”则表示无法挽回。
- 愤然瞋目骂: 愤怒之下用眼睛瞪人,这是愤怒的表现。”瞋目”是一种怒视的表情,这里用来形容敌人的暴行激怒了诗人。
- 吾已戴头来: 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戴头”是指头上戴着官帽,象征着官员的身份,而”来”则表示准备接受惩罚。
- 一死当凶刃: 表示宁愿死去也要揭露敌人的真实面目。”凶刃”是指锋利的刀剑,比喻敌人手中的武器。
- 千家免劫灰: 意味着自己的牺牲可以让无数家庭免遭战火之灾。”劫灰”是指被战火烧毁的痕迹,这里用来比喻战争带给人民的伤害。
- 遗孤元未有,行路为悲哀: 表示自己在临死前看到许多孤儿,心中充满了悲痛和惋惜。”遗孤”是指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为悲哀”则是表达对他们的同情和哀悼。
译文:
告诉那些敌人,他们把所有的私财都拿出来让所有人看,
你们真是冥顽不灵,无法挽回你们的罪行。
我愤怒地看着你们,恨不得现在就让你们付出代价,
即使牺牲也值得,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更多无辜者的伤亡。
你们的行为让我痛心,看到你们的罪行,我心中充满了悲痛和遗憾。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敌人的强烈谴责和不满。诗人以“谕贼散私财,冥顽不可回”开篇,揭示了敌人自私自利的本性,以及这种性格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接着,诗人用“愤然瞋目骂,吾已戴头来”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决心和勇气,表示自己愿意为了正义而牺牲。最后,诗人通过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进行描述,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犀利,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