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书相伴到江西,我尚濡留子遽归。
轮角难生催别斝,刀头欲折为斑衣。
功名有分须如意,学问无穷更造微。
若到家林遇奴辈,先教拂拭钓鱼矶。
诗句解读与译文首句:“束书相伴到江西”
- 关键词解释:
- 束书:把书籍捆起来。
- 相伴:一起。
- 江西:泛指江南地区。
- 译文:携带书籍,一同前往江南。
次句:“我尚濡留子遽归”
- 关键词解释:
- 濡留:留恋不舍。
- 子:代词,此处指作者的儿子。
- 译文:我仍然舍不得你突然离去。
第三句:“轮角难生催别斝”
- 关键词解释:
- 轮角:车轮的轮辐。
- 催别斝:催促喝酒告别的器具。
- 译文:车轮转动,难以阻止我们饮酒告别。
第四句:“刀头欲折为斑衣”
- 关键词解释:
- 刀头:刀锋。
- 欲折:想要折断。
- 斑衣:古代战袍上用以标识士兵身份和等级的标志,此处借指战服。
- 译文:刀锋将要割断,仿佛是为了穿上那件代表着荣誉与牺牲的战服。
第五句:“功名有分须如意”
- 关键词解释:
- 功名:功名事业。
- 有分:有一定的机会。
- 如意:符合心意或预期。
- 译文:我们都有实现功名事业的机会,只要一切顺利。
第六句:“学问无穷更造微”
- 关键词解释:
- 学问:学识或学问。
- 无穷:无限。
- 造微:探索细微之处。
- 译文:我们的学问是无限的,需要不断深入探究。
结句:“若到家林遇奴辈,先教拂拭钓鱼矶”
- 关键词解释:
- 到家林:回到故乡的山林。
- 奴辈:同辈人。
- 拂拭:擦拭。
- 译文:如果回到家中山林,遇见同辈之人,我要首先教你如何擦拭那钓鱼用的矶石。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幅送别儿子的温馨场景,表达了对儿子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和对他离别的不舍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轮角”、“刀头”象征着离别的艰难与不舍;“斑衣”则寓意着荣耀与牺牲。此外,诗中的“功名”、“学问”等关键词,也反映了诗人对儿子的期望和对知识的重视。整体而言,此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