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招提鼎足踞,路如丁字分头入。
远看港汊纷长绳,俯见阜丘才小笠。
班荆坐仆纵之息,争解绿荷撮红粒。
群然饮涧忽喧噪,石兀深丛疑虎立。
我起胡床划孤啸,前峰响答松风急。
举头云端尚天半,支竹扳萝进千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三山亭》诗。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山中招提鼎足踞,路如丁字分头入。
  • 这句话描述了山中的寺庙坐落在山峰上,像三只鼎一样稳固地立着。山路弯曲,像是丁字形的道路,从两侧分开进入山中。
  1. 远看港汊纷长绳,俯见阜丘才小笠。
  • 从远处看,山中的河道像一条条细长的绳子,蜿蜒曲折。而当靠近时,只见小小的丘陵如同一顶帽子。
  1. 班荆坐仆纵之息,争解绿荷撮红粒。
  • 这里描绘了一群客人坐在草地上休息的场景。他们解开衣服,露出肩膀,就像在欣赏绿色的荷叶和红色的莲子。
  1. 群然饮涧忽喧噪,石兀深丛疑虎立。
  • 大家在一起喝水时,声音突然变得吵闹起来。石头上的洞穴深处好像有一只老虎在站立。
  1. 我起胡床划孤啸,前峰响答松风急。
  • 我站起身,拿起一把胡床(一种轻便的坐具)发出哀婉的啸声,回荡在空中。前方的山峰仿佛也在回应我的声音,风声变得急促起来。
  1. 举头云端尚天半,支竹扳萝进千级。
  • 抬头看,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我攀爬着竹子和藤蔓,一步步向上攀登,直到达到千级的高处。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山中寺庙、道路、河流、丘陵等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同时,诗人还通过与客人们的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