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庵居百事宜,早眠晏起不论时。
更长睡足披衣坐,倾耳林间竹画眉。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手法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来判断正误,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技巧。“投老”意为“年老”,即作者年事已高;“百事”指各种杂事。“早眠晏起”、“不计时”说明作者生活悠闲自在,无拘无束。“更长睡足披衣坐,倾耳林间竹画眉”,“更”是通假字,通“更”,表示时间之延长,即过了夜半时分。“竹画眉”是运用了想象,将竹叶拟人化成美人的黛眉,形象生动。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闲适自得的老人的生活状态。首句写老人晚年安闲自在,无所事事。第二句写老人不计较时间,想睡就睡,想起就起。第三句写深夜入睡之后,老人披衣坐听林间的竹声。第四句写在聆听中,老人陶醉于这幽雅的环境之中,情不自禁地用竹枝来修饰自己的眉毛。

【答案】

译文:

我老了,百事都不做,早早睡觉,晚晚起床,也不去管它。夜深了,我睡得又甜又香,一觉醒来披上衣服坐着,静听林间竹子的声音,仿佛听到了美人的细长眉毛。

赏析:

这首七绝写一位年老之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态。开头两句写自己年老体衰,无所事事,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已。“投老”是“归隐”的意思,作者说自己年事已高,不再为官,所以有“百事皆慵散”之感。后两句写他入夜以后的生活,“更”为通假字,通“终”,意思是说过了子时的午夜时分。“更深睡足披衣坐”一句写出了他深夜不寐,披衣而坐的情景。“倾耳”二字表明他此时的心情十分舒畅。“倾耳”与“披衣”相配合,表现了这位老人怡然自得的心境。诗人以竹为伴,以竹作眉,把竹拟人化,描绘出一个清幽恬淡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