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舆归去未全醒,倚户何人念远征。
事在赦前皆可罪,过因酒后各原情。
壶中未便乘风去,夜半何妨秘息行。
不向险中求不死,却因何处觅长生。
【注释】
- 客醉而亟归:客人喝醉了急着回家。亟,急迫的意思。
- 不虑畏涂之可戒:不必忧虑走在路上会有什么危险。
- 当为罪首:应当成为罪魁祸首。
- 丞令不行:县令没有执行命令。
- 与吏慢丞命:与官吏们怠慢县令的命令。
- 其罪均也:他们的罪行是一样的。
- 以为不然:但认为不是这样。
- 则县令先入:那县令是第一个进来的。
- 又何逃焉:又怎么可以逃避呢?
- 因次韵戏答德循:于是用韵文作诗来戏弄回答张德循。
- 且诮深山道人:还讽刺深山里的隐士。
- 眷眷炬火:念念不忘地提着火炬。
- 非胥靡登危而不栗:不是那些被迫上山的人,即使登上危险的地方,也不会害怕。
- 遂并以寄之:于是用这来寄托我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谪后所作,诗人在这首诗中借酒浇愁,以自我宽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懑之情。
第一句“客醉而亟归不虑畏涂之可戒”,意思是说,客人喝醉了就急着回去,不担心路上有危险。这里“客”指作者自己。诗人通过写自己喝醉了就想快点回到家里,不担心路上的危险,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第二句“事在赦前皆可罪”。意思是说,只要是在赦免之前的事情,都可以定罪。这里“事”指作者的冤屈。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出自己对当时司法制度的不满和愤怒。
第三句“过因酒后各原情”,意思是说,事情由于喝醉了酒后,各自原谅对方。这里“过”指作者的过错。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司法制度的态度和看法,即他认为司法制度应该更加公正公平,不能因为个人的原因影响司法判决的准确性。
第四句“壶中未便乘风去,夜半何妨秘息行”,意思是说,壶中的水还没有装满,就不要乘风而去;半夜的时候,也不妨悄悄地行动。这里“壶中”指作者心中的怨恨。诗人在这里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司法制度的不满和愤怒。他认为司法制度应该更加公正公平,不能因为个人的恩怨影响到司法判决的准确性。
最后一句“不向险中求不死,却因何处觅长生”,意思是说,不要在危险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却要在什么地方寻找长生之道。这里“长生”指作者对于生命的看法。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出自己对生命的看法,他认为生命的长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态度,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要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