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清簟午抛簪,人静疏帘映昼阍。
身过中年心已倦,病因烦暑气常昏。
紫烟碧月天初赐,乳窦寒泉世莫论。
尘味暂忘惟嗜此,更无馀思到芳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全诗如下:

虚堂清簟午抛簪,人静疏帘映昼阍。
身过中年心已倦,病因烦暑气常昏。
紫烟碧月天初赐,乳窦寒泉世莫论。
尘味暂忘惟嗜此,更无馀思到芳樽。

逐句注释:

  • 虚堂清簟午抛簪(“虚堂”是指空旷的庭院,“清簟”是指凉爽的竹席,“午抛簪”是指中午时分放下了簪子)。
  • 人静疏帘映昼阍(这里的“人静”表示人们已经安静下来,“疏帘”是指稀疏的帘子,“映昼阍”是指窗帘映照在日间的门户上)。
  • 身过中年心已倦(“身过中年”指的是年纪到了中年,“心已倦”表示内心感到疲倦和厌倦)。
  • 病因烦暑气常昏(这里的“病因”可能是由于烦闷的夏天引起的身体不适,“气常昏”表示常常感到头脑昏沉)。
  • 紫烟碧月天初赐(“紫烟”指紫色的烟雾,“碧月”指明亮的月亮,“天初赐”是指天空刚刚赐予了这些美景)。
  • 乳窦寒泉世莫论(这里的“乳窦”可能是一种天然形成的洞穴或井,“寒泉”是指寒冷的水,“世莫论”表示世人很少谈论这些事情)。
  • 尘味暂忘惟嗜此(“尘味”可能是指尘世俗事,“暂忘”表示暂时忘记了这些尘世间的事,“惟嗜此”表示只有喜欢这种事物)。
  • 更无馀思到芳樽(这里的“更无”可能表示没有其他的想法或欲望,“馀思”可能是指其他的思绪或考虑,“到芳樽”表示把心思寄托在美好的酒杯上)。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风格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日傍晚,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心境。诗中的景物描绘细腻生动,尤其是对自然环境的捕捉,如“紫烟”、“碧月”、“乳窦”、“寒泉”,都显得格外优美动人。同时,诗人通过对比中年与青年时期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自己内心的转变和成熟。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