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全茎下九天,郊坰风物正凄然。
百年宝地空萧瑟,十里青山水接连。
局上笑谈棋易胜,坐中奇险句难联。
定回老演应相问,净社何时到白莲。
夏日的夜晚,我独自在东山游玩,彦约约我一同前往。
八月晦日游东山彦约有诗次韵为谢二首(其一)
永夜全茎下九天,郊坰风物正凄然。百年宝地空萧瑟,十里青山水接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光的作品。李光(1078年12月16日—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他不仅是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也是唐汝阳王李琎之后的一位杰出人物。
第一句“永夜全茎下九天”描绘了诗人在夏夜中漫步至高远之处的情景。永夜通常指漫长的夜晚或深夜,而全茎则可能指的是整个身体或是心灵。这句话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无限感慨和深深的欣赏。
第二句“郊坰风物正凄然”进一步扩展了第一句的主题,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氛围。郊垌,即郊外之地,通常指乡村或自然景观,在这里诗人用来形容他所游览的地方。风物,意指自然界的景象和事物,凄然则形容其凄凉、萧条的氛围。
第三句“百年宝地空萧瑟”则是对前两句意境的延续和深化。百年宝地意味着这片土地历经百年仍保持着其宝贵与珍贵,然而诗人却感到其内里空荡荡、萧瑟无比。这反映了诗人在赞美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哀愁的情绪。
第四句“十里青山水接连”转向了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十里青山,形象地展现了连绵不断的山脉延绵起伏的景象。水接连则强调了水流的连续性和流动性。整句话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
在赏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光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感受。他不仅描述了眼前的景致,更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传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这种艺术表现方式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八月晦日游东山彦约有诗次韵为谢二首》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它还蕴含着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以及政治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解析和赏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独特风格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