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一夜卷层波,并落人声喜气多。
巨浸涨天吞梦泽,空庭积水湛星河。
光摇万瓦疑浮动,翠飐群山巧琢磨。
从此江湖更清旷,肯将轩冕换渔蓑。
【注释】
喜晴:喜悦的天气。西风一夜卷层波,并落人声喜气多。巨浸涨天吞梦泽,空庭积水湛星河。光摇万瓦疑浮动,翠飐群山巧琢磨。从此江湖更清旷,肯将轩冕换渔蓑。
【赏析】
《喜晴》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七绝。全诗以景起,以情结,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前四句写晴景,后四句抒豪情。
首句“西风一夜卷层波”描写的是秋日的晴景,作者用“卷层波”来形象表现西风的力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壮阔的秋景图。
次句“并落人声喜气多”则从听觉角度来描绘秋日的晴景,作者把“人声”和“喜气”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人声”仿佛变成了有生命的人一样,它们在秋日的晴空中欢腾跳跃,发出了欢快的歌声。这种想象既富有创意又非常贴切,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
第三、四句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描绘和升华。“巨浸涨天吞梦泽”,这里的“巨浸”指的是秋天的雨水,它像一个巨大的水泡一样从天上涌下来,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吞下去似的。而“空庭积水湛星河”,则形容雨水落在庭院里,使得地面变得湿漉漉的,积水映照着星光,犹如银河倒挂一般。这两句话将秋日的晴景描绘得更加丰富多彩、栩栩如生。
最后四句则是对前几句的总结和升华。“光摇万瓦疑浮动”,这里的“光”指的是阳光,当它照射在屋顶上时,会发出闪闪的光芒。而“万瓦”则是指屋顶上无数的瓦片,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都在晃动着。这种想象既富有创意又非常贴切,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面。而“翠飐群山巧琢磨”,则形容阳光照射在山上,使得山的颜色变得绿油油的,仿佛经过精心加工打磨一样。这里的“翠飐”则是指阳光照射到山上时发出的闪烁光芒,给人一种明艳动人的感觉。这种想象既富有创意又非常贴切,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山色画卷。
这首诗通过细腻地描绘秋日的晴景,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清新、明洁的意境。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此外,诗人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其中,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思。这种情感表达既真挚又自然,令人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