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洒襟怀慕子猷,剩栽修竹径通幽。
三间远比渊明宅,百尺徒夸庾亮楼。
风送鸟声春寂寂,日筛帘影梦悠悠。
破山绝景亲曾到,谁遣移来海外州。
以下是对《秋夜宿破山寺绝句》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解释及译文:
萧洒襟怀慕子猷,
- 萧洒:意指潇洒自在。
- 子猷:晋朝文人王献之,以其超脱世俗而著称。
- 译文:我心怀潇洒自在地羡慕王子猷的风采。
剩栽修竹径通幽。
- 剩栽:意为随意栽种,不拘形式。
- 修竹:修长挺拔的竹子。
- 译文:随意栽种了几根修长的竹子,形成了一条通往幽静之地的小径。
三间远比渊明宅,
- 远比:意指相比之下更胜一筹。
- 渊明:即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以田园生活著称。
- 译文:这比陶渊明的住宅还要宁静和宽敞。
百尺徒夸庾亮楼。
- 庾亮:东晋名将兼文臣,曾任荆州刺史。
- 百尺:形容楼高。
- 译文:这栋楼高达百尺,足以与庾亮的楼宇相媲美。
风送鸟声春寂寂,
- 送:形容声音传播。
- 寂寂:寂静无声。
- 译文:随着春风的吹拂,鸟儿的叫声也变得寂静无声。
日筛帘影梦悠悠。
- 筛:轻轻摇晃。
- 悠悠:漫长无边。
- 译文:阳光透过帘幕,轻轻摇晃,让人沉浸在悠长如梦的宁静中。
赏析:
《秋夜宿破山寺绝句》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交织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心灵的向往。首句“萧洒襟怀慕子猷”,开篇便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古代文人王子猷那种超脱世俗的赞赏。随后四句分别描写了竹林小径、古寺、楼阁等元素,通过对比的方式,凸显出这些建筑在宁静中的独特韵味,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这些元素的深厚感情。最后两句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感受到春天的寂静和夏日的悠闲,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整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心灵平和的追求,是一幅充满禅意和诗意的画卷。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清晨入古寺、竹林通幽路、古殿高耸楼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通过对春日寂静、夏日悠长、秋风轻拂等季节变化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无杂念的精神状态。此外,诗中的意象和象征含义丰富,竹径、古殿、楼阁等元素不仅仅是自然景物,更是诗人精神寄托的象征,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