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行脚为寻真,偶与苏仙作近邻。
万里移来今有伴,叩门时许访幽人。
【注释】
予谪:我被贬斥。
郴:今湖南郴州。 徙:迁。
所寓:我的住所。
苏仙:即苏东坡,字子瞻,眉州人。
暇日:有空的时候。
携儿:带着儿子。
徜徉:徘徊。
历览:浏览。遗集:遗留下来的著作。
本传:传记。
致:达到。
事母:尽孝道。
出此:超出这些。
多弃遗:很多人抛弃了。
父母入深山穷谷中:父母进入深山老林里。
冻饿不恤:不顾惜父母的饥寒。
求道:追求道术。
远矣:远离了。
成二小诗:写成两首小诗。
题之壁间:写在墙上。
庶:希望,但愿。
警:警戒。
欲学道而忘其亲者:想要学习道术而忘记了父母的人说。
【赏析】
这是苏轼被贬到黄州之后所写的两首七言绝句。第一首是记叙自己被贬黄州的经过,第二首则是对苏东坡的赞颂。
“打包行脚为寻真”,意思是说为了寻找真正的学问,不惜长途跋涉、四处奔波。“偶与苏仙作近邻”,偶然和苏仙成了邻居,这两句是说,自己来到黄州,是因为被贬谪到这里,与苏东坡成为了邻居,因此有了这段经历和交往。
“万里移来今有伴”,万里迁徙而来,现在有了一个伙伴,这里的“万里”指代自己的贬谪之地,也就是黄州。“叩门时许访幽人”,敲门时去拜访那位隐逸的人。这里指的是苏东坡。
这首诗通过苏轼与苏东坡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高尚品德的钦佩。同时,也反映出苏轼本人对于道术的追求及其对于家人的关心与爱护。